-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秀毕业论文,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学士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提供参考!!!
集束干预策略在降低ICU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中的应用
① ①
张芳 肖晓雪
①广西科技大学附属柳州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545006,广西柳州市文昌路 8 号
摘 要 目的 探讨集束干预策略用于中心静脉置管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 692 例中心静
脉置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 2013 年 1 月~2013 年 6 月 324 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医疗
护理;2013年 7 月~2013 年12月 368 例为集束组,采用集束干预策略方法。比较 2组导管
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结果。结果 集束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为 3.39‰,对照组为
8.7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集束干预策略能有效降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
率。
关键词 集束干预策略 中心静脉置管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中心静脉置管在重症医学领域已经广泛应用,但是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catheter-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CRBSI)也成为了院内感染的重要组成部分,
1l%~37%的院内感染与中心静脉置管有关[1]。研究发现,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可影响患者
的治疗成效,包括住院时间增多、病死率增加及增加医疗成本。中心静脉置管的维护及其并
发症的预防显得尤为重要。中心静脉导管集束干预策略(CentralLine Bundie,CLB),即执行
一系列有循证基础的治疗和护理措施来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我院于 2013 年6 月开始,
采用集束干预策略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获得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采用实施干预策略前后的对比方法,比较执行集束干预策略( CLB) 以前和
以后的 CRBSI 发生率,评估 CLB 对 CRBSI 发生率的影响。入选组均为 2013年入住 ICU 并
在 ICU 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 692 例,留置时间超过 48 h;2013年 1月~2013年6 月中
心静脉置管患者 324 例未执行集束干预,为对照组;2013年 7 月~2013 年12 月中心静脉置
管患者 368例实施集束干预,为集束组。涉及病种:重症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症胰
腺炎、脑血管疾病、严重外伤及大手术术后等,两组年龄、性别、疾病程度、APACHEII 评分
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常规医疗护理 置管时严格无菌技术操作,铺 40 cm×40 cm 无菌洞巾②置管期间,2
次/W 常规用0.3%茂康碘消毒穿刺部位皮肤,并更换无菌敷料。输液器、三通接头、微量泵
管每日更换一次。④保持导管通畅。
1.2.2 集束干预策略 建立科内中心静脉导管操作资格准入制度,并对医护人员进行标准化和
规范性的操作培训,达到准入资格方允许操作。
1.2.2.2 严格手部卫生措施:接触导管前后严格按七步洗手法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液。目前
认为患者皮肤和医务人员手是污染的最主要来源。
穿刺前的准备:置管一般由 1 名医生及 1 名护士共同配合完成。穿刺应在相对封闭的环
境进行,关好单间的门窗或拉好隔离帘.减少人员流动。
置管时无菌屏障最大化:要求无论操作者还是护士都戴口罩、帽子,穿无菌隔离衣和戴
无菌手套。对患者采用无菌单从头到脚整个覆盖,只露出穿刺部位。
皮肤准备:穿刺前由置管医生进行 3 次碘伏消毒,面积不小于 15cm,每次消毒均应充分
待干,消毒棉球不能过湿,否则待干时间会增加。
选择最理想的置管位置:置管位置优先选择锁骨下静脉,尽可能避免股静脉置管。
导管固定:医生置管完毕即用缝线行导管外固定,固定缝线应松紧适度,过松影响外固
定效果,过紧会牵拉皮肤造成固定点处皮肤发红及患者的局部不适。研究表明,缺乏缝线固
定和导管活动增加,可以增加 CRBSI 发生率 [2] 。因此,置管后应将导管中间的固定卡缝合于
皮肤表面,并覆盖在贴膜内。选择 10cm×11.5 cm 无菌透明敷料固定穿刺点,贴膜时应以穿
刺点为中心,贴膜应平整且没有牵拉张力,不得留有空隙。
敷料的选择和更换:纱布敷料或透明半通透敷料均可,对于高热、出汗较多的患者或导
管置管处渗血较多者,宜首选纱布。定期更换穿刺点覆盖的敷料,更换间隔时间:无菌纱布
为 2d,透明半通透敷料每周更换 2次,但敷料出现潮湿或松脱、污染时应立即更换。
换药:护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