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多种卫星资料分析梅雨期暴雨云团结构特征.pdfVIP

利用多种卫星资料分析梅雨期暴雨云团结构特征.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秀毕业论文,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学士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提供参考!!!

利用多种卫星资料分析梅雨期暴雨云团结构特征 陈英英 湖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湖北武汉 430074 摘 要: 本文利用FY-3A、Cloudsat及FY-2D卫星资料结合高空常规观测、加密自动站资料对2009年6 月28-29日湖北梅雨期的两个暴雨云团的云结构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初步得到以下结论:短时强降水通 常发生在对流发展旺盛的时段及位置,无论是小的对流泡还是云砧覆盖下的大的对流系统。V型云(楔状 云)是强对流产生的标志,楔尖是云顶最冷、云顶温度梯度最陡的地方,在三通道融合云图中体现为明亮 的橙红色,这一区域有利于新对流的产生,云团由上冲云顶向下风方伸展并随高空风向的改变而逐渐偏转。 毫米波雷达能够完整呈现暴雨云团的内部结构特征,但存在着严重的云雨衰减现象,在有强降水发生时尤 为明显,需要进行衰减订正。 关键词:暴雨云团;FY-3A;CLOUDSAT;楔状云;衰减 1 引言 2009年6月27-30日,受高空低槽东移和中低层切变线共同影响,湖北省出现一次梅 雨期暴雨过程,强度大、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强降水造成山体滑坡、山洪、泥石流等次生 灾害,并伴随雷雨大风、冰雹和强雷电灾害,造成房屋倒塌和人员伤亡。 以6月28日08:00- 6月29日08:00时24小时累计雨量为例,如图1所示,出现在 梅雨锋上的梅雨雨带呈带状分布在长江流域,雨带内的降水并不均匀,在雨带内有一个个 24h雨量超过50mm,甚至150mm的暴雨中心,为研究产生强降水的暴雨云团的多光谱特征及 内部结构,选取有FY-3A极轨卫星和Cloudsat云卫星经过的两个典型时次进行细致分析, 其中FY-3A资料的文件名为FY3A_MERSI_GBAL_L10335_1000M_MS.HDF,过境时间 是北京时间28日11:35左右,以下称为个例一,在第2节中进行分析,Cloudsat资料文件 名为2009179165417_16854_CS_2B-GEOPROF_GRANULE_P_R04_E02.hdf,过境时间在北京时间 29日02:25左右,着重在第3节中分析,第4节是结论与讨论。 基金项目:气象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CMAGJ2011M71 );湖北省气象局科技发展基金(2010Q02 ); 中国气象局云雾物理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开放科研课题(2009Z0039 ) 图1 2009 年6 月28 日08 时-29 日08 时长江流域24h 雨量(单位:mm ) 2个例一资料分析 [1] FY-3A 极轨气象卫星 携带11 个对地观测仪器,这里选取拥有20 个通道的中分辨率光 谱成像仪(MERSI )进行分析,它涵盖了从可见光到红外的光谱范围,并且其中5 个通道 空间分辨率达到250m ,其余15 个通道也达到1000m,对于分析云的细致结构极为有利。 图2 (a )为MERSI-0.65 ,1.64,11.25 μm 三个通道的RGB 融合图像,宽度650 像素,高 度550 像素,覆盖26.75-32.25 °N 、110.75-117.25°E 的范围,空间分辨率1km。已有研究[2] 表明利用GRB 方法生成的彩色云图可快速直观得显示云光学厚度、云粒子有效半径、云顶 黑体亮温的综合信息。 图2 (a )11:35 (北京时)FY-3A 卫星三通道融合云图(b )11-12 时一小时雨量(单位:mm ) (c ) 08:00 时200hPa 位势高度场与风场叠加图(可见高空气流的分支) 由图2 (a )可以看出,个例一的三通道融合云图体现出V 型云或叫做楔状云的结构特 征,这一云型通常是强对流产生的标志[3] ,因为它的形状源于上层气流的分支,如图2 (c ) 中的黑色虚线所指,200hPa 高空气流的分支引起高空辐散,从而致使强烈的垂直运动强迫 机制。对比图2 (a )和图2 (c )发现,楔状云系的楔尖,即A1 处逆风而指,通常靠近楔 尖上风方的区域有利于新对流的产生,仔细观察图2 (a )发现,活跃的对流云区

文档评论(0)

ygeorcgd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