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汉语词汇史_VII,汉语词汇,汉语词汇大全,汉语词汇量,汉语词汇量测试,来自日语的汉语词汇,汉语词汇量在线测试,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常用汉语词汇,中国人汉语词汇量
第三章 汉语词汇的发展 词汇对社会的变化极为敏感,生产的发展,新事物的出现,制度的因革,风习的改变,无一不在词汇中迅速反映出来。即使社会事物没有大的变动,词汇本身也会产生新陈代谢的变化。词汇是一个系统,不同的词在词汇系统中各有自己的位置,并且互相联系。其中一些词如果因为某种原因发生变动,其他一些词往往会跟着发生变化,有的发展,有的死亡。总的趋向是词汇越来越丰富。 (二)动词 甲骨文已经认识的动词约300个,涉及面也很广泛。有些词的意义和字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情况。如: 有关农业生产的动词有:农、埶 藝 、耤、啬、蓐、乂、刍、采、为等。 有关畜牧渔猎的动词有:牧、豢、渔、田、禽、狩、兽、隻 獲 等。 有关战争的动词有:征、伐、戔、杀、俘、聝、侵、鬥、败等。 (三)形容词及其它 卜辞中形容词较少,仅有几十个而已。 表示性质的有:吉、利、良、善、文、武、新、旧、湿、熯hàn、安、宓mì、宁等。 表状态形貌的有:大、小、长、幼、老、耋、弘、齐、高、美、敏等。 卜辞中已有从“一”到“万”的一整套数词,表示殷代人已有清晰的数量概念。 二、上古汉语单音词的发展 我国社会发展到春秋战国时代,产生了巨大的变革。铁器的发明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普遍使用,大大提高了生产力;奴隶制度的崩溃,封建制度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人际关系;诸子并起,百家争鸣,造就中国学术史上的黄金时代。秦始皇统一全国,随后汉朝兴起,在较长时期内社会比较安定,政治、经济、文化、科学都有新的发展。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汉语词汇也迅速发展起来,产生了大量新词,词义大大丰富,一些旧词死亡了。 三、上古汉语复音词的发展 有单音走向复音,这是汉语词汇发展的内部规律之一。这一规律在上古汉语词汇中已经开始表现出来。 甲骨卜辞只有少数名词是复音词,周秦汉语仍以单音词为主,但复音词所占的比例增大。如《论语》全书共出现1700多个词,复音词有200多个,约占15%;《诗经》有3400多个词,其中复音词900余个,占25%;《说文解字》中出现的复音词有1690个。 四、上古汉语词义的发展 词义发展是词汇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汉语词汇发展到周秦两汉,已经有了一个复杂的词义系统。常用单音词大都变成了多义词。词义中有本义、引申义,在书面语中还有通假义。 五、上古汉语同义词的发展 上古汉语词汇发展的表现之一是有了非常丰富的同义词。据粗略统计上古汉语的同义词不下1000组。《尔雅·释诂》等三篇是罗列以前的同义词的,据统计有625条,绝大多数是同义词组。每组之中,少的二三字。多的十几到几十字。如: 初、哉、首、基、肇、祖、元、胎、俶落、权舆,始也。(《释诂》) 六、上古汉语成语和谚语的发展 成语是人民智慧的结晶,成语的丰富和发展是语言和词汇发展的重要标志。 汉语的成语大都是四字格的,这种格式在先秦已经奠定。成语有两个共同特点:一是结构上的固定性;二是意义上的完整性。 商代的甲骨卜辞中还没见到四字格的成语,到了春秋战国以及两汉,成语逐渐多起来。 来源上主要有两类:一是来自日常口语,如唇亡齿寒、多钱善贾、狼子野心、利令智昏、畏首畏尾、众口铄金;二是来自书面语,这类成语数量更多。如百战百胜、不教而诛、不远千里、高山仰止、冠盖相望、兢兢业业、华而不实、令行禁止等。 第二节 中古汉语词汇的发展 我国从魏晋南北朝到唐宋,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都有很大的变化,与此相应,汉语词汇也有大发展。特别是六朝以后,一种比较接近口语的文学语言(白话文)逐渐兴起,这对汉语词汇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新词大量出现,特别是复音词大量产生,成为中古词汇发展的重要特点。许多词的意义发生了变化。同义词进一步丰富。成语和谚语大量增加。由于中西文化的交流和佛教的传入,汉语里增加了大批外来词。 第三节 古今词义的异同 弄,上古是玩弄。《说文·廾 gǒng 部》:“弄,玩也。”《诗·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载弄之璋。”六朝以后,“弄”作“巷子、胡同”讲,是新词。《南史·齐郁林王纪》:“萧谌领兵先入宫…… 帝 出西弄,遇弑。”这与玩弄的弄无关。 2 动词。如: 波,逃跑,逃散。中古新词。明李翊《俗呼小录》 郑志鸿《常语寻源》引 :“跑谓之波,立谓之站。”《乐府诗集·企喻歌》:“鹞子经天飞,群雀两向波。《敦煌变文集·韩擒虎话本》:“遂乃波逃入一枯井。”上古“波”的本义是起伏的水面、波浪。作“逃跑”讲的“波”与此没有关系。 泊,船靠岸,停泊。中古新词。《玉篇·水部》:“泊,止舟也。”《世说新语·德行》:“周镇罢临川郡还都,未及上住,泊青溪渚zhǔ。” 杜甫《绝句四首》之三:“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上古“泊”是淡泊,恬静。《老子》二十章:“我独泊兮其未兆。” 停泊的“泊”与此没有关系。 2、新词新形。这类词,意义和形式都是中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