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种植业篇
ZHONGZHlYEPfAN
·d、麦蚜虫是宁夏山川各地的常发性害虫,每年都给小麦
生产造成一定的损失。黄矮病是偶发性痛害,多年流行一次。本
文通过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小麦蚜虫生物学特性及种群动态
规律、小麦蚜虫及黄矮病的基础研究、预测预报及防治等方面的
研究进展.提出了我区小麦蚜虫、黄矮病今后研究的方向及防治
建议
小麦蚜虫、黄矮病的研究进展
刘媛
蚜虫是危害小麦的主要害虫之一,其分布极广,遍及世界各产麦国。我国麦
蚜的种类包括麦长管蚜、麦二叉蚜、禾谷缢管蚜和麦无网蚜4种。这几种蚜虫除
为害以小麦为主的麦类作物外,亦能为害多种禾本科作物和杂草。还能传播大麦
YellowDwarf
黄矮病毒(Barley Virus,BYDV)而引起小麦黄矮病的发生。根据不同
种的麦蚜传播大麦黄矮病的能力不同,美国学者Rochow将大麦黄矮病毒划分成
和嫩穗的汁液,影响小麦正常发育,严重时常致生长停滞,最后枯黄。同时其刺吸
式口器刺入叶片时也会产生伤口,传播多种病毒如黄矮病,感病的小麦表现为代
谢功能紊乱,叶片发黄,植株矮化,有效分蘖减少,穗粒数和千粒重降低而严重减
产,因而该病有“黄色瘟疫”之称。几乎所有种植小麦的国家均发生过此病。1978
年,美国小麦黄矮病的大爆发使其减产60%。80%,1988年德国发生的小麦黄矮
病使其冬小麦减产40%,澳大利亚、新西兰、突尼斯、伊拉克等国近几年也有发
生。小麦黄矮病在我国西北、华北、东北、西南及华东等冬、春麦区都有不同程度
的发生。以北方冬、春麦区特别是黄河流域各省为害最重,在1966—1981年有五
次大流行,受害小麦一般减产40%,严重的在70%以上。
本文就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小麦蚜虫、黄矮病的研究动态作一综述。
宁夏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新酚段新农犍 新探索
——宁夏农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一、小麦蚜虫的生物学特性及种群动态规律
(一)小麦蚜虫
小麦蚜虫的生物学特性和在我国的发生规律已明确。麦蚜年生代数,依地而
异,一般可发生10~20代以上。越冬虫态也依各地气候而不同。这四种麦蚜,除禾
谷缢管蚜在我国北方常以卵的形式在蔷薇科木本植物上越冬外,其余三种或以
成虫、若虫,或以卵的形式在冬麦田或禾本科杂草上越冬。二叉蚜和长管蚜主要
以卵在杂草或冬麦田内越冬。麦田内麦蚜的消长情况因冬、春麦而异。在春麦区
一年仅一个蚜量高峰,一般在小麦抽穗期蚜量急剧上升,至灌浆乳熟时蚜量最
高。在冬麦区,则有两个高峰,第一个高峰期在冬前秋苗期,此时麦蚜虽建立了一
定群落,但气温下降,蚜量上升缓慢,故在冬前为害不严重,第二个高峰期在穗
期,即和春麦一样,于灌浆乳熟期蚜量剧增而达高峰。
(二)小麦黄矮病
小麦黄矮病主要表现为叶片黄化,植株矮化。叶片典型症状是新叶发病从叶
尖渐向叶基扩展变黄,黄化部分占全叶的l/3~l,2,叶基仍为绿色,且保持较长时
间,有时出现与叶脉平行但不受叶脉限制的黄绿相间条纹。病叶较光滑。发病早
植株矮化严重,但因品种而异。冬麦发病不显症,越冬期间不耐低温易冻死,能存
活的翌春分蘖减少,病株严重矮化,不抽穗或抽穗很小。拔节孕穗期病病的植株
稍矮,根系发育不良。抽穗期发病仅旗叶发黄,植株矮化不明显,能提穗,粒重降
低。与生理性黄化的区别在于,生理性的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生,整叶发病,田间发
病较均匀。黄矮病下部叶片绿色,新叶黄化,旗叶发病较重,从叶尖开始发病,先
出现中心病株,然后向四周扩展。黄矮病是由蚜虫传播的,已发现有18种蚜虫能
传播黄矮病病毒,其中以麦二叉蚜最为重要。大流行年的气候特点是,上年10
月气温高,冬春雨雪少气候温暖,来年早春气温回升快,6月气温低,在这样的气
候条件下有利麦二叉蚜的生长,病毒传播快。土地肥沃的麦田比薄瘠的麦田发
病轻,冬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基于SpringBoot的在线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oc
- 毕业设计(论文)-小型水稻联合收割机设计.doc
- 房地产 -22G10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docx VIP
- 四方股份合作协议书(标准版).docx VIP
- ASME B16.9-2012_工厂制造的锻钢对焊管件(中文版).pdf
- 2025年汽车维修工技师(二级)职业技能鉴定考试题库资料(含答案).pdf
- 变压器油色谱、局放在线监测系统设计实施方案.docx VIP
- 饲料厂安全操作规程.pdf VIP
- 交通标识汇总(全).doc VIP
- 2025届湖北省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12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