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帝内经》人文思想在中医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邹纯朴
上海 中医药大学 201203
人文精神是构成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化的核心内容,也是衡量社会文明程
度的重要尺度[1]。而中医大学生人文素质基础培育是保持和发扬中医传统本色和
优势的需要,更是现代中医模式的需要[2]。
《黄帝内经》 (以下简称 《内经》)作为是中医学理论的奠基之作,几千年来
被人们所重视。实际上它还是一部集哲学、政治、天文、气象、数学、社会学等
诸多学科为一体的综合巨著,反映了先秦时代各学科发展的真实面貌,具有极高
的研究价值。它所包含的人文思想对提高中医生的中医文化修养,尤其是对当今
中医大学生的道德水平的提升有一定的价值,需要在中医经典教学中加以渗透。
勤学不倦,不断积累,对经典文献“每旦读之”(《素问·玉机真脏论》), “自
强于学”(《灵枢·禁服》)方能触类旁通,可以长久。
《内经》强调医生不仅知识丰富,而且更重要的是既有悲天怜人的大医情怀,
为行医者确立了 “四德” “五过” “四失”的道德规范,列专篇来讨论医德伦
理思想,在《素问·疏五过论》,《素问·征四失论》中详细评析医疗行为与医疗
态度的种种过失。
《内经》提出了对学医者素质的要求。医疗行业关系到人们的健康与生命,
医术是一把双刃剑,即可治人又可害人,所以《素问·金匾真言论》提出: “非
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什么样的人可以作医生是要经过审慎持重的挑选才
行,授之得当,传之得人,则医术可发扬光大。如果医术在不适当的人手里,就
有可能走样失真,成为一些人求利骗财之术,贻害患者和后人。而对学医良材,
必须倾囊相授,毫无保留, “得其人弗教,是谓重失,得而泄之, 天将厌之”
(《灵枢·阴阳二十五人》)
《内经》提出良方要广传后世的普世思想。《病传》中说“生神之理,可著
于竹帛,不可传于子孙”,因为, “明为良方,著之竹帛,使能者踵而传之后世,
无有终时者,为其不予遭也。”(《灵枢.玉版》)就像《内经》这样的医学经典
被传承下来,让中华民族的子孙代代受益。
2中医人文素质教育现状
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弱化,人文精神的失落已成为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瓶
颈。目前,素质教育、人文教育主要由思想政治课程负责,专业教学与素质教育
是割裂的,没有充分发挥结合专业课程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效果不佳。中
医教育西化趋势严重,忽视了传统文化在中医发展中的作用,因而培养出来的中
医大学生,重医轻文,人文素养弱化,人才异化现象严重。作为“医乃仁术”的
未来中医师如果缺乏人文素养,其对医学的领悟和职业操守是十分令人怀疑的。
很多学生对中医理解肤浅,中医临床水平难以提高和突破,而且缺少对生命的敬
畏,缺少对患者的人文关怀,道德理性追求迷茫,待人接物的价值评判缺少起码
的悲天悯人的情怀。与历代中医名家相比,人文素养的弱化让许多中医大学生丧
失了自我。这主要是因为目前中医专业开设了大量现代理化课程,而对于与中国
传统文化密切相关的中国古代哲学、中国传统文化等人文课程开设严重不足,使
中医教育与人文教育严重脱节。即使开设有人文课程,也缺乏专业针对性与实效
性,不能按自身规律在相应环境中进行培养D1。
3《内经》人文思想的在中医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有人说,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有三大支柱:科学、艺术、人文。科学追求的是
真,给人以理性;艺术追求的是美,给人以感性;人文追求的是善,给人以悟性。
我国著名教育家杨叔子说:没有科学进步,人类将永远愚昧落后,没有人文教育,
人类将堕入科学带来的文化黑暗和社会灭亡的深渊¨1。所以,具有科学素养、艺
术素养和人文素养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
337
中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有人建议围绕教学
内容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完善课程体系,提高教师人文素养”1,通过
各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将中医院校大学生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兴趣内化为精神,中
医文化的熏陶内化为中医院校大学生的品质,提高中医院校大学生生存、发展和
创新的潜力,全面推进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新世纪合格的中医药人才,确立
现代中医师职业人格内涵,为人民群众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D1
多年来,经过内经教育科研工作者长期不懈的努力和国家有关部门对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北京地域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pdf
- “985工程”高校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的调查和的研究.pdf
- “朝闻道%2c夕死可矣”--中华传统文化研修会第四期学习心得.pdf
- “崇高”的中国的文化溯源.pdf
- “创新驱动”和“人文北京”建设--不同时期南北锣鼓巷的历史变迁.pdf
- “创新驱动”和“人文北京”建设--基于南新仓文化创意产业案例和启示.pdf
- “打孔家店”和儒家文化的原始精神--以鲁迅、胡适对儒家文化的扬弃为例.pdf
- “打捞”地区文化脉络——遂安古城风貌再创造和历史建筑的迁地保护.pdf
- “大道合行”文化催生企业发展动力.pdf
- “岱青海蓝”和一座新城--山东省会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竞图方案评析.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