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青铜器与铁器文物常见病害及防治的研究.pdfVIP

广西青铜器与铁器文物常见病害及防治的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10· 文物保护研究新论 广西青铜器和铁器文物常见病害及其防治研究 黄槐武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南宁) 摘要:广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高温多雨,土壤多呈酸性,不利文物保存。同时,由于 受文物库房保管条件限制,以及采取保护措施不当等因素影响,致使许多青铜器和铁器文物遭 受较为严重的腐蚀病害。本文通过对这些文物常见病害进行分析,提出防治措施。 关键词:广西青铜器和铁器文物 常见病害 防治研究 中图分类号:K854.2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从“全国馆藏文物腐蚀损失调查——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重点调查项目”和历年参与的 考古发掘及文物保护工作中发现,广西青铜器和铁器文物遭受较为严重的腐蚀病害。如广西博 物馆调查金属类文物计1239件(按藏品编号计算数量),统计结果是基本完好文物占19.3%, 中度腐蚀文物占54.5%,重度腐蚀文物占24.8%,濒危文物占1.4%,其中中度腐蚀以上文物 高达80.7%。青铜器和铁器占调查金属文物的8l%。合浦县博物馆调查金属类文物计244件 (按藏品编号计算数量),统计结果是基本完好文物占11.9%,中度腐蚀文物占53.3%,重度 腐蚀文物占31.9%,濒危文物占2.9%,其中中度腐蚀以上文物高达88.1%。青铜器和铁器占 调查金属文物的70%。由此可见,青铜器和铁器文物腐蚀病害比较严重。因此,需要对这些文 物病害进行分析,提出防治措施,延缓青铜器和铁器文物寿命。 1青铜器和铁器常见病害 1)器物表面通常有粉状或块状腐蚀斑点,这些斑点随着时间推移和湿气持续时间、次数 增加,面积逐渐变大和锈层逐渐加深。严重的器物出现通体锈蚀、开裂、穿孔、层状片状锈蚀 剥落、碎化粉化等现象。如广西博物馆藏品编号为006812号的汉代悬山顶干栏式铜仓通体锈 蚀;合浦县博物馆藏品编号为064l号的汉代龙凤纹博山顶盖人足铜樽通体锈蚀并局部缺损,藏 品编号为0408号的汉代铜戈通体锈蚀并断裂等等。 2)由于保存条件不同,温湿度变化较大,器物出现裂隙或裂隙扩大。如广西博物馆藏品 编号为008076号的汉代錾花海兽铜座灯锈蚀穿孔、开裂;合浦县藏品编号为0469号的汉代鎏 金漆器铜边框裂隙等等。 ·作者简介:黄槐武,男,199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副研究馆员。现就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主要从事 馆藏文物、古遗址、古建筑等方面的保护研究。 广西青铜器和铁器文物常见病害及其防治研究 ·11l· 3)相对来讲,铁器腐蚀速度更快。一些铁器出土时比较完整,锈蚀面积不是很大,但经 完好,现在已经通体锈蚀。有些铁器出土时虽然已经成残片,但其铁质仍然较好。但经过几十 年后就已经粉化。如广西博物馆藏品编号08515号的战国铁锄原来是铁质还较好的残件,现已 经完全锈蚀粉化。 4)长期放置室外的金属器受雨水侵蚀较为严重,特别是酸雨,往往致使器物呈锈蚀层片 状剥落,或锈蚀成孔洞状。如南宁市镇宁炮台古炮整体锈蚀、锈蚀多呈层状,炮身多处铁板锈 蚀成大孔洞等。 5)考古发掘的青铜器和铁器受埋藏环境影响,腐蚀比较严重,锈蚀剥落、裂隙、穿孔、 缺块、粉化较为常见。此外,在广西出土的汉代青铜器矿化程度高,且多数器物器壁较薄极易 破损。 6)部分青铜器和铁器因采用自来水清洗、存放于有污染物的文物柜架中等不适当的保护 措施,产生锈斑、锈层等腐蚀病害。 2青铜器和铁器病害原因 对于青铜器和铁器的锈蚀机理,一般认为是:青铜器埋藏地下接触到氯化物,因为氯离子 半径小,容易穿透水膜而与铜作用形成氯化亚铜,氯化亚铜又与水反应生成氧化亚铜和盐酸, 氧化亚铜遇氧气、水和二氧化碳时生成碱式碳酸铜,氧化亚铜遇水、氧,加上盐酸又可转化为 碱式氯化铜。因此,青铜器在外界环境影响下所形成的腐蚀产物,是一种由内向外为cucl、 铜层的转化产物——碱式氯化铜是疏松膨胀的,呈粉状,因此,青铜器在不断锈蚀的情况下, 会产生溃烂、穿孔。铁器的腐蚀反应主要为铁和氧气、硫化物、氯化物及水之间的反应。其腐 蚀不仅有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更严重。其腐蚀机理是:当铁器埋藏在地下时,其腐蚀为化学 腐蚀、电化学腐蚀及细菌腐蚀的综合作用。土壤中一般含有一定的氧,氧分子与水可以在铁器 表面形成电化学腐蚀。当铁器与氧和水发生电化学腐蚀时,生成碱式氧化铁和盐酸,反应产物 盐

文档评论(0)

wuhuaiyu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