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大铖文学活动和交游考略.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阮大锨文学活动与交游考略 胡金望 纵观阮大铖的一生,政治与文学几乎可以说是其人生的两大要务,是其追 求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内容。政治可能从现实的成分考虑多一些,文学则从 留名身后的成分考虑多一些。而在实际运作中,他却能巧妙有机地统一起来, 相互促进,没有偏废。所以,无论是政治得意还是受挫,其文学创作几乎没有 停止过,从而创作了大量诗歌和戏曲,对明代文学乃至整个古代文学作出了贡 献。这些成绩的取得,应该说与他热衷文学创作和广泛的文学交游有着密切 的关系。 阮大钺出身于科举世家,曾祖阮鹗是明嘉靖间一代名宦,又是王阳明“心 学”的追随者;叔祖阮自华是一位喜好诗歌,爱交游,个性放荡不羁的“风流太 守”,曾带领阮大铖在安庆组织过海门诗社,并对阮大铖寄予厚望,希望他在诗 歌创作上有所成就1;嗣父阮以鼎亦是进士出身,是一位“文法两京,诗法三唐, 字法二王,彬彬丽尔”2的文人官员。这种累代簪缨的社会地位;诗酒风流的 家庭文化氛围,无疑为阮犬铖的文学交游提供了良好的客观条件。而阮大铖 自身“早慧、早髯、复早贵”3,机敏善辩,才华横溢,极喜以文会友,展露创作才 能。在其留存的《咏怀堂诗集》《石巢传奇四种》序跋以及相关文献资料中,涉 及明末文坛政坛人物多达好几百j从人物成分和活动内容看,大致可分为以 下几类。 一、组织诗社,切磋诗艺,与一批未得功名的 诗歌爱好者的交游 在《咏怀堂诗集》前四卷和《外集》甲乙部中,我们会发现,阮大钺与社友们 在一起聚会吟诗的作品很多。就人物言,有以六皖名士为主体的潘次鲁、琚山 甫、钱文蔚、白暇仲、周公穆、方文、钱秉镫、胡士美、方圣羽、方大方、吴幼玉、刘 尔敬、刘长秀、颜若龄、齐价人等。他们都是安庆籍人,是阮大钺的追随者或门 人。外籍最著名是邝露,杜退思、杜于皇父子,潘木公、潘江如父子等。就作品 言,有《小春海门社集得中字》、《群社初集共用群字》、《兹园同社再集盛唐楼得 324胡金望 山字呈从祖樵川公》、《秋登十三叔中江楼》、《九日霁后,同李烟客、梁非馨、朱 白石、汪遗民、吴栗仲、田卫公、何丕承、方圣羽、王禹开、方尔止、密之集李玄素 通侯松筠阁,共用远字》等,可见他们多是海门诗社、中江诗社、群社的主要成 员。虽然他们人社有先有后,后来有离有合,但都程度不同地参与了诗社组织 的创作活动,而领袖人物则是阮大铖。从《咏怀堂辛巳诗》中《上巳咸社初集菩 提庵,同钟复、钟玉、尔仁、小范、天锡、瑶若、克家、损之、止水、宗自赋》一诗看, 这种诗社活动_直到崇祯十四年(1641)还在进行。据朱谈《明季桐城中江社 考》云:“中江社之成立,在崇祯五年(1632),上距复社之成立仅三年。”“明季结 社,其数盈万,而势力之伟大,无如复社;而与复社隐然相抗与之敌对者,其惟 中江社。”“中江社之首领,为桐城阮大铖。”4在这之前,阮大钺还和叔祖阮自 华在安庆组织过海门社。可见,组织诗社,促进诗歌创作,是他从青年到晚年 一直未停止的文学活动。至于在崇祯初年成立的中江诗社,是否带有与复社 抗衡的政治色彩,从其诗歌中和人际交往中看不出来,也可能有这种深层次的 用意。但从客观上讲,他组织诗社,确实促进了诗歌创作的繁荣和发展。不仅 他自己身体力行,写了大量富有个性和特色的山水田园诗,而且早年追随他的 如方文(尔止)、杜溶(于皇)、钱秉镫(澄之)等都成了明末清初很有成就的诗 人。只不过阮大钺后来成为奸佞贰臣,许多原来与他有关系的人都讳莫如深 (尤其是钱澄之最为突出),致使阮大铖的文学活动及其诗歌创作几乎成为被 人们遗忘的角落。事实上,研究明末诗坛创作及其作家活动状况是无法回避 阮大钺的,因为他活动时间之长,范围之广和交游人物之多在当时都是首屈一 指的。这里仅举两家父子与阮大钺的关系即可见一斑。 一是潘木公及其子潘江如。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下“潘秀才一桂” 云:“一桂,字无隐,一字木公,吴江人。年未三十,有赋数十篇。I、居京口,览 江山之盛,与友人密纬,以辞赋相镞砺,作《东征》《昌言》诸赋,为时所称。…… 未几病卒,年四十有五。无隐诗多弘丽,今集为史弱翁所定,多取其肤立者。 赋则为西极文太清所推。太清以扬马自负,目无一世,见无隐诸赋日:‘我心折 气涩矣。’无隐之可传者,其在斯乎!”有《中清堂集》存世。在《咏怀堂诗集》中, 可以看到阮大铖与这位诗才甚高的秀才潘木公唱和酬应的诗歌达二十多首, 字里行间渗透着深厚的感情。如《答潘木公》:

文档评论(0)

wuhuaiyu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