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沙漠与生态文明建设
王玉杰
沙漠及其分布
在地球大陆北纬和南纬15到35。之间的副热带及温带大陆内
部,由于气候干燥、降水稀少、蒸发量大,分布着大面积土地贫瘠、
植被稀疏的区域,称为荒漠。根据地貌形态与地表组成物质,荒漠可
分为五种类型:石质荒漠(简称石漠或岩漠)、砾质荒漠(简称砾漠
或戈壁)、沙质荒漠(简称沙漠)、粘土荒漠(或称泥漠)及盐质荒漠
(简称盐漠)。此外,在高山上部和高纬亚极地带,因低温所引起的
生理干旱而形成的植被贫乏地区,为荒漠的特殊类型,别称寒漠。在
各种类型的荒漠中,沙漠是最重要的一种,它不仅面积大、分布广,
而且对人类的危害也最严重,世界上的四个沙尘暴高活动区就是以大
的沙漠分布区为核心的,我国日益频繁的沙尘暴也毫无例外地与沙漠
的存在密切相关。
沙漠作为干旱气候的产物,除南极洲外,在世界各大洲均有不同
大小的分布。然而,全球究竟有多少沙漠,目前尚无一致的统计数字。
这主要是由于一直对沙漠、荒漠和沙漠化土地的概念认识不一所致。
在赵兴梁翻译的《世界沙海的研究》(1993)一书中,世界沙漠的面积
为726.3万km2。
我国是世界上沙漠分布最多的国家之一。沙漠广袤千里,呈一条
弧带状绵亘于西北、华北和东北的土地上。这一弧形沙漠带,南北宽
600km,东西长4000km,面积超过71万km2,其中荒漠、半荒漠地
带(干旱区)的沙质荒漠约60万km2,主要分布在新疆、甘肃、青海、
宁夏及内蒙古西部;干草原地带(半干旱区)的沙地为1l万km2,主
要分布在内蒙古东部、陕西北部、宁夏西北部,以及辽宁、吉林和黑
龙江三省的西部等地。
二、沙漠与文明
沙漠也是神奇的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贵财富,其与森林、海洋、
草原、湖泊等共同组成了美丽的地球画卷,其形成和发展过程对人类
的历史和文明的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有河流的地方,就有文明。
河流是人类文明的摇篮,是人类文明的源泉和发祥地,而沙漠却常常
将灿烂的文明湮没。在征服自然走向文明的历史进程中,人类取得的
每一次进步几乎都伴随着对地球环境的巨大冲击。恩格斯在《自然辩
证法》中写道:“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
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
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
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因沙漠化导致文明衰退乃至消亡的例
子比比皆是。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今伊拉克)是著名的古巴比伦文明
发源地。但是,由于无休止的垦荒、过度放牧、恶意砍伐森林等破坏
行为,这片富饶之地最终沦为风沙四起的沙漠荒原,2000多年前漫
漫黄沙终使美丽古老的巴比伦王国湮没于历史。古埃及文明也是由于
尼罗河上森林不断遭到砍伐,以及过度放牧、垦荒,使土地退化,沙
漠化日益加剧,昔日的地中海粮仓现已成为世界上最贫困的地区之
一。在我国,张骞出使西域时(公元前139年),塔里木盆地还是一
派“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绿洲世界,塔里木盆地及
周边地区沙漠绿洲上一共有三十六个繁华的城邦国家,史称“西域三
十六国”。丝绸之路开通后,国际贸易和东西方艺术文化交流与日俱
增,给这些绿洲王国的经济生活带来空前的繁荣。塔里木盆地的居民
得以广泛吸收东西方各国、各民族优秀文化,创造了高度发达的古代
文明一西域文明。然而,人类与自然的搏斗却是那样残酷无情,具有
千年文明史的绿洲王国相继被沙漠无情地吞噬,沙漠化导致了一大批
古代文明的消失,流沙终于掩埋了塔里木盆地大部分土地,形成仅次
于北非撒哈拉沙漠的世界第二大沙漠一塔克拉玛干沙漠。塔里木盆地
永远失去了它昔日的辉煌,人迹罕至,与世隔绝,楼兰古城、高昌古
城、且末古城等也只能在考古学家、历史学家的怀古中显现其雄姿。
三、沙漠化防治与生态文明建设
近百年来,由于人口数量的爆炸式增长和人类物质需求的不断增
加,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造成了严重的土地退化,极大地加快了土地沙
漠化速度。沙漠不断扩张,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影响生态安全,
已经成为制约全球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生态环境问题,也是
威胁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心腹之患。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
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
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
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