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书体畸变现象原因探析.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朝书体畸变现象原因探析 高雅梅 (太原理工大学轻纺工程与美术学院,山西太原030600) 摘要:北朝书坛发生的原有书体的畸变现象,实源于南 “草”。“能”旁做“长”之类是也。朝野翕然。以为楷式,画虎不 朝部分“淡辩之士”为哗众取宠而随意改易书体的结果.同时 成,多所伤败.至为一字。唯见数点;或妄斟酌。遂便转移.尔后 又与北朝后期复古之风难脱干系,可谓流风已久。积习难改。 坟籍,略不可看。北朝丧乱之馀,书迹鄙陋.加以专辄造字.猬 关键词:北朝 书体畸变现象 拙甚于江南,乃以百念为忧,言反为变,不用为罢,追来为归, 更生为苏,先人为老。如此非一。遍满经传。 南朝在新书体的产生过程中导致的书体错谬现象.是萧 自公元4世纪以来.新书风在江南东晋得到长足的发展. 梁间在上层帝王诸子中上行下效的因素导致的。南朝萧梁时 形成了“二王称英”的局面。这种局面一直延续到南朝,当时南 期的庾元威《论书》中就对当时“祖述王、萧”而“浓头纤尾,断 方的书风新妍到了“媚趣”之极的王献之独领风骚的阶段。而 腰顿足”的“一~八”相似。“十~小”难分;屈“等”如“匀”,变 北方士人则一方面盛行崔浩书法.另一方面.书法也在发生改 “前”为“草”的缪讹大为不满(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二)。北朝 变,但这种改变与南方不同.不是表现在新书体的产生,而是 亦有相似之举。周文帝命赵文深刊定之所谓参合古意之书中 原有书体的畸变。正如江式《论书表》所云: 必有与原来不同的字.大臣们自以为参合古意,仿照古人造字 皇魏承百王之季,绍五运之绪,世易风移,文字改变,篆形 之法刊定社会上的纰缪之字.却又造就了不少为正统文人不 谬错,隶体失真。俗学陋习,复加虚造,巧谈辩士,以意为疑。炫 能认同的字。马宗霍《书林藻鉴》(卷七)说:“高齐局促。书亦往 惑于时。难以厘改。传曰:以众非,非行正.信哉得之于斯情矣。 往相类,绝少异同。字文泰志欲复古。尝以隶书纰缪.命诸臣刊 乃日“追来”为“归”,“巧言”为“辨”。“小兔”为“?”.“神虫”为 定六体,故书亦思参古意,然则刻鹄不成,但觉伧塞。”周文帝 “蚕”,如斯甚众,皆不合孔氏古书、史籀大篆、许氏《说文》、《石 刊定的六体文字到底有哪些,我们不得而知.但从当时社会上 经)s-字也。(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二) 流行的一些在今天看来是别字的文字看.当时确实是将某些 江式所关注的基本上是文字错讹混乱的问题.并要求以 字作为法式颁行社会。如“百念”为“爱”.“言反”为“燮”.“不 古人典范的书体为楷模。希望社会上通用的汉字能够有统一 用”为“琵”.“更生”为“赫”.此类文字不仅仅是某一人某一碑 的标准,并符合文字的本原,而不是向壁虚造。 所用.其能流行于时被社会所认可。则必定是出自朝廷的规 文字畸变现象的出现.是对北朝士人师承古老家传之学 制.并非某人的随意创造。 的挑战。也是遵守古法的士家学人所极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北 齐颜之推认为.北朝书体出现“讹替滋生”的风气。实发源于江 西魏大统十一年(545年)以苏绰发表《大诰》为标志的文风 左梁大同末年。而波及北朝。《颜氏家训》云: 复古运动,与书体畸变现象来说,是一个值得注意的事件。《周 晋宋以来,多能书者,故其时俗,递相染尚,所有部佚,楷 书》卷二十三《苏绰传》载: 正可观。不无俗字,非为大损。至梁天监之间.斯风未变。大同 自有晋之季,文章竞为浮华,遂成风俗。太祖欲革其弊,因 之末,讹替滋生,萧子云改易字

文档评论(0)

july7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