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文学排行榜的滥觞王杨卢骆及其引发的瓜葛.doc
中国文学排行榜的滥觞——“王杨卢骆”及其引发的瓜葛李国文“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这是唐代诗人杜甫《戏为六绝句》中的一首。后两句在文革期间,常被造反派的才子,用来批判对手。第一,解气,第二,顺口,第三,显得有学问,所以,很流行。可杜甫的原意,却没有什么政治,倒是很文学的,目的在于探讨诗歌的创作理论。
因此,后人也称这六首诗为《论诗诗》。
杜甫认为,这四位初唐诗人的作品,是那个特定的文学环境下的产物,也是只能在那样一个社会转型的初期出现。后人在研究这些方兴未艾的作品时,切不可以背离时代背景,罔顾客观条件,而“轻薄为文”,来哂笑前人的。
王杨卢骆这四个字,谁前谁后,不是杜甫排的,估计他对此不感什么兴趣。只有那些没出息的,没起子的,很无聊的,很委琐的,已经混什么名堂,但又不安于位的三流或四流文人,才掂斤播两于名次前后,座位高低,才偷偷摸摸于暗箱操作,塞进私货。杜甫论李白,“白也诗无敌”,一句话就完了。要放在这班货色手里,肯定还要加上一句,“稍稍逊色我”。所以,凡文学排行榜,都是一种小人行为。
王杨卢骆,大概是中国最早的文学排行榜。据《旧唐书·杨炯传》:“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炯闻之,谓人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当时议者,亦以为然。其后崔融、李峤、张说俱重四杰之文。崔融曰:‘王勃文章宏逸,有绝尘之迹,固非常流所及。炯与照邻可以企之,盈川之言信矣。’说曰:‘杨盈川文思如悬河注水,酌之不竭,既优于卢,亦不减王。耻居王后,信然;愧在卢前,谦也。’”
因为,好与坏,不用比,好与好,无法比。李白和杜甫,谁更好些?《蜀道难》、《将进酒》和《三吏》、《三别》,孰分高低?宋人严羽在其《沧浪诗话》一书中,说得再透彻不过。“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太白《梦游天姥吟》、《远别离》等,子美不能道;子美《北征》、《兵车行》、《垂老别》等,太白不能作。”所以,那些企图在排行榜上来月旦,来雌黄者,无不怀一己之私,有不可告人之目的。
若没有这个排行榜,这哥儿四个,心无挂碍,一块儿下个饭馆,一块儿泡个酒吧,应该不会有什么隔阂,可王杨卢骆这么一排,就免不了平添几许瓜葛。所以,一心认为自己是金牌得主的杨炯,便酸不溜丢的,说他排在卢照邻的前面,有点愧不敢当,而排在王勃的后面,有点感到不服。
这种太过露骨的计较,遂成为文学史上的一个有名的典故。
文人是敏感的,而文人又是小心眼的,当过盈川令的杨炯,如此计较排位的说法,有人听了,很不是味。卢照邻跳出来,难道你觉得理所应当地在骆宾王之前么?于是,打抱不平的他,故意跟杨炯唱反调地说:我倒是“喜居王后,耻于骆前”呢!觉得他们都比我要强得多,显然是对杨炯的这种小人心结,进行反讽了。
看来,文坛之上,在意发表在头条或者二条之区别者,在意是著名作家还是知名作家之不同者,在意作品目录见诸封面或用不用黑体字标出之待遇者,在意媒体宣传是大张旗鼓,还是小张旗鼓,还是偃旗歇鼓之声势者,都是在文学上不怎么自信,创作力不怎么振作的文人,才会热衷地搞排行榜,才会由衷地信排行榜。
杨炯一生,有两憾,一是这王杨卢骆的排行榜,给他的文学地位定了性,众口铄金,一时半时很难翻身,因此他的诗名,未达到他期待的那样响亮。二是他“神童举,拜校书郎,为崇文馆学士”以后,指望在仕途上更进一步的想法,也不容易兑现,这当然很尴尬。大家觉得他应该发达,他自己也相信应该发达,然而,就是发达不起来。换个人,也许就拉倒了,他缺乏这种自我宽解的能力,故而很烦恼,很郁闷,很失落。
杨炯(650~692),华阴人因曾经当过一阵盈川令,世称杨盈川。当李白、杜甫、王维、陈子昂、王昌龄、高适等盛唐诗人还没有登台亮相之前,他,加上英年早逝的王勃,加上投河自杀的卢照邻,加上那位对武则天大不敬的骆宾王,构成唐诗发展史上“初唐四杰”的发轫期。
那时的文坛,和今天也差不多,面临着整个社会由乱而治,由衰而兴的转型期。宋祁著《新唐书·文艺列传·序论》中说:“唐有天下三百年,文章无虑三变。高祖、太宗,大难始夷,沿江左余风,句绘章,揣合低,故王(勃)杨(炯)为之伯。”隋陈的绮丽风格,已经过时了,盛唐的雄大气象,还没有开始,在这青黄不接之际,初领潮流,唱出先声,蜕变文风,一新耳目的王杨卢骆,便成了风靡朝野,上下追捧的明星。
宋祁说“故王杨为之伯”,这个“伯”字,即“霸”的意思,所以这四杰,在唐初,也是称霸文坛的人物。一个个也是相当人五人六,牛气哄哄,觉得自己有两把刷子,很不把各色人等放在眼里的。
人,红得太快,名,来得太易,钱,来得太多,电视、报纸、网络、媒体,露得太多,其浅薄的方面,其负面的因素,其阴暗的心理,其卑劣的本质,也就加快突现出来。这些当代文人加速度的衰败过程,在初唐四杰身上,也程度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