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存哲学的两种不同诠释_庄子与葛洪处世思想比较研究.pdf
2012 年6 月 社科纵横
总第 27 卷 SOCIAL SCIENCES REVIEW 新理论版
·哲学与史学 ·
生存哲学的两种不同诠释
———庄子与葛洪处世思想比较研究
谢霄男
(广西师范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1)
【内容摘要】庄子与葛洪虽生不同时,却都处在一个“整体败坏”的时代:那是一个大道不行,大盗不止的世代。相似的生活背景使
他们能够在精神上面对面,而不同的时代背景,相异的生活体验使他们对生存哲学又有着不同的诠释。通过比较庄子与葛洪的
处世思想,分析他们构建生存哲学的背景、目标以及具体表现,以提出他们对生存哲学构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 词】庄子 葛洪 生存哲学 处世思想
庄子在《至乐》篇中写到:“楮小者不可以怀大,绠短者 (二)葛洪构建生存哲学的背景
不可以汲深,夫若是者,以为命有所成而形有所适者,夫不 葛洪的祖父葛奚历任吴国御史中丞﹑太子少傅﹑大鸿
可损益。”告戒人们要顺应天意,知命认命;葛洪在《极言》篇 胪﹑辅吴大将军。父亲葛悌是吴国的封疆大吏,至西晋时任邵
中说:“故治身养性,务谨其细,不可以小益为不足而不修, 陵太守。晋朝对吴国名士施行打压的政策,致使葛洪的童年
不可以小损为无伤而不防。”他强调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要 境遇凄惨,十三岁丧父后生活更加窘迫。葛洪的一生经历了
积极进取,采取一切可能的方式延续生命。庄子与葛洪从不 八王之乱和五胡之乱,社会处于极度的动荡之中。面对着两
同方面对生存哲学做出了诠释,而终极理想都是通过努力 晋门阀士族杀人成麻以及他们表现出的虚伪和欺诈,庄学的
达到个体身心的绝对自由。下面分别从庄子与葛洪对生存 出世理念占据了葛洪的思想, 在他四十多岁时便辞官归隐,
哲学建构的背景、目标以及表现逐一进行分析,以探求他们 然而葛洪的处世思想却并没有因为世道的败坏而变得消极
构建生存哲学的意义。 悲观,在他看来“我命在我不在天,还丹成金亿万年。古人岂
一、庄子与葛洪构建生存哲学的背景 欺我哉?”参透了人生的葛洪将对“生”的追求寄寓在了炼制
庄子与葛洪同处在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那是一个大 仙丹上,并尽自己所能去帮助世人。
道不行,大盗不止的世代。相似的生活背景使他们能够在精 二、庄子与葛洪构建生存哲学的目标
神上面对面,他们在社会大变革时期,根据自己的处世思想 在残酷的社会现实面前,庄子与葛洪为寻求心灵的慰
对生存哲学作出了不同的诠释。 藉与肉体的解脱,分别提出了不同的奋斗目标,庄子通过分
(一)庄子构建生存哲学的背景 析“顺世”与“跃世”的关系,提出了自己的“游世”愿景;而葛
庄子是宋国蒙县人,宋国是一个特殊的邦国,据《史记· 洪则立志练就金丹大药,实现自己的“超世”理想。
周本纪》记载西周灭掉了商朝后即而平定了管菜和武庚的 (一)庄子的“游世”愿景
叛乱,“以微子开(启,纣庶兄)代殷后, 国于宋。”宋国的国君微 庄子生活在战国年代,面对血腥的政治杀戮与险恶的
子开是商纣王的兄长,宋国是西周对商朝的遗民遗老祭祀祖 世道,他认为人的生命应该以其自身为目的,任何身外之物
先的地方。当时沦为阶下囚的宋国人备受歧视与侮辱,从西 都不值得为之付出生命。庄子在绝望中寻求精神寄托,将自
周列国对宋国人的丑化中可以感受到宋国人生活的艰辛与 己的灵魂归置于无何有之乡,提出了“顺世”的思想。在庄子
苦闷。庄子在感到悲苦与愁怨的同时经历了一连串的政治 看来事物的差别虽然客观存在,但这种差别在“齐物之心”的
杀戮:华父督杀掉了孔父和觞公,宋万杀死了宋闵公,宋文公 观照下是能够化而为一的,庄子的生命观达到了齐同生死的
为了权势将自己的亲生母亲和弟弟残忍的杀害,而“鱼石之 “跃世”境界。庄子“顺世”与“跃世”的对立统一,是用“游世”
乱”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