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土壤微生物生态研究初探.pdf
CROPRESEARCH 2012,26(7)
土壤微生物生态研究初探
别毅兵 ,李 鹏 ,沈笑天
(1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长沙410128;2内乡县烟草专卖局,河南内乡474350;
3南阳市政府烟叶生产办公室,河南南阳473000)
摘 要:综述了土壤微生物种群生物间相互作用与食物链结构、土壤微生物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土壤条件
变化对土壤微生物的作用等,为烟区土壤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生态系统
中图分类号 :S15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280(2012)07-0134-03 DOI:10.3969/j.issn.1001—5280.2012.07.39
土壤生物生态属于土壤生态系统中的微观领 下随深度增加而减少。由于地理位置、气候、植被、水
域。土壤是土壤生物的载体,生物不断从土壤中摄 文地质等 自然成土条件与人类活动的影响,不同区域
取 自身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养分,同时土壤生物也必 有不同的土壤类型与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在数量与
须不断地适应着土壤这个特殊的环境。土壤中空气 区系组成上存在区域差异 。
通常为水蒸气所饱和,氧的含量比空气低或相当,二 自Jenkinson提出测定土壤微生物量的原理和
氧化碳的浓度比空气高,土温的变化比较稳定,而且 概念以来,Jenkinson和 Powlson提出了测定微生物
土壤中光线较弱,并有垂直的、季节性变化。因此生 生物量的方法 ,VanDeWerf和 Verstraete提出了
物在土壤中经过长期演化,必然形成相适应的生活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可以分为全微生物量和活动微生
习性、个体大小、区系组成与空间分布特征 ¨J。 物量 ,Anderson和 Domsch提出了生物量与生物
活性中细菌与真菌的比例为22/78_5J。生物量与生
1 土壤微生物种群生物间相互作用与食物
物活性的研究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大量的试验
链结构
研究表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是植物营养元素的一
土壤微生物指土壤中借助光学显微镜才能看到 个重要的源与库,生物量对土壤养分的调控作用 已
的微小生物,包括原核微生物如细菌、蓝细菌、放线 经成为土壤培肥、耕作制度改革和作物栽培实践中
菌及超显微结构微生物,以及真核生物如真菌、藻类 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但对生物量结构与功能的研
(蓝藻除外)、地衣和原生动物等。 究在很多方面并不深入。以往测定已经表明,长期
土壤微生物通常有个体小,数量多,对恶劣环境 秸秆覆盖免耕能够提高土壤总生物量但却降低了活
适应性较强,功能和代谢多样,繁殖能力强等特点…。 动微生物量,传统的翻耕土壤能够增加土壤微生物
在适宜条件下能不断繁殖,而且数量巨大,以重量计 量的周转率等 ’。在此研究基础上,高云超等 ’
算有5~8kg/hm2j。由于微生物生活习性和环境条 对秸秆覆盖免耕土壤细菌和真菌生物量与活性进行
件的变化,土壤微生物存在明显的剖面与区域的分 了研究,他们认为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在土壤生态系
布。细菌、放线菌在土壤团粒内部分布较多,真菌则 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同耕作制度条件下土
外部多于内部,由于受到紫外线照射、营养、水分、温 壤细菌、真菌和总微生物生物量以及活性的变化及
度、通气、pH等因素及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土地利用优化视角下的城市轨道站点分类研究——以西安地铁2号线为例.pdf
- 土地整治为皖江城市带发展插上了翅膀.pdf
- 土地利用变化与中国城市经济增长研究.pdf
- 土地整治项目监管模式探讨.pdf
- 土地利用格局空间关联分析——以浙江省桐庐县为例.pdf
- 土地利用碳排放研究现状及展望.pdf
- 土地整治:节约集约用地的助推器.pdf
- 土地整理中土地平整问题探讨.pdf
- 土地整理中水资源评价及供需平衡分析——以济南市商河县郑路镇土地整理项目为例.pdf
- 土地制度·卡里斯玛·村社经济:困境与反思——来自小岗村的经济社会调查.pdf
- 皮下与内脏脂肪细胞分布、大小与2型糖尿病关联机制探究.docx
- 糖皮质激素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治疗嗅觉障碍的疗效与机制探究.docx
- 益气温阳固元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与作用机制探究.docx
- 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特点与中医症状的关联性剖析.docx
- 炎症因子IL-6与sE-选择素对肺炎病情的影响及临床价值探究.docx
- 基于全面诊断视角下的LJ公司薪酬管理体系改进研究.docx
- 可控制释放过硫酸铵微胶囊:制备工艺、性能探究与应用前景.docx
- 结直肠癌Kras、BRAF及PIK3CA基因突变检测及其对临床诊疗的关键价值探究.docx
- 维生素D-抗菌肽通路: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发病与治疗新视角.docx
- iDose4迭代技术重建的多模式CT检查:缺血性脑卒中诊断的革新与展望.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