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3年9月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Sep.2003
第22卷笼5翔 JournalofAnqingTeachersCollege(SocialScienceEdition) Vol.22No.5
冯梦龙 “三言”的中和之美
黄 善 文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00)
摘 要 冯梦龙的三‘言气在以近古新兴的渲染自然人性的主情人文思想去解构传统文化思想的同时,又
以吸纳了释道的濡家思想为主导去兼容和消化这一主情思潮从而直接促成它在艺术形式上呈现出一种中和之
美— “哀而不伤,乐而不淫”的情感形式和中和的叙事结构两方面。所以如此.是冯梦龙企图通过屁雅与情俗之
间的调适,来达到其“惰教”的目的。
关艘词,三言,中和之美;储雅;情俗;调适
中图分类号1206.2文献标识码:^ 文童给号:1003-4730(2003)05-0047-03
明代中后期,通俗小说的创作取得了极大的 的论述十分丰富,主要有李梦阳的情真论、李赞
发展,其中冯梦龙的 “三言”就是它们的杰出代 的童心说、汤显祖的神情合玉说、袁宏道的性灵
表。从表面上看,“三言”主要是对宋元话本、明代 说以及张琦的情痴说,此外还有许多片言只语,
拟话本进行编辑,但实际上,冯梦龙在对其进行 不成专说,然每有会心独到之处,林林总总,蔚为
编辑的同时,进行了一定的改编工作,从而形成 大观。这一点对冯梦龙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但
一种新的文本重构。“三言”中冯梦龙的思想极为 我们不难发现他的文艺思想及审美倾向又有着
复杂,但我们仍可以从中分辨出其思想的总体结 自己的特色,也就是说他在对通俗文学进行整理
构形式,这便是:以近代新兴的渲染 自然人性的 与改编的过程中,乃是本着坚持发扬儒学的基本
主情人文思想去解构传统文化思想t}h同时,又以 精神,并包容其它文化思想的思维方式来进行工
吸纳了释道的儒家思想为主导去兼容和消化这 作的。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冯梦龙所提倡宣扬的
一主情思潮。“三言”即是这一思想形式下呈现出 儒学精神是初期的濡学精神,同时也包含了一些
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我们可以把它概括为: 释、道思想,而不是宋明之际所提倡宣扬的 “存夭
儒雅与世俗互摄互涵的中和审美形式,这主要体 理,灭人欲”的理学。
现在 “三言”的审美情感形式和叙事结构模式两 先秦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其道德伦理的核
个方面 。 心是 “仁”学,“仁”学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人本
一、在儒雅与情俗之间进行调适的冯梦龙 主义的人学,即以所谓 “爱人”、“爱众”为指归。而
随着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市民阶层的扩大, “爱人”、“爱众”就是尊重人的感性存在。如,“樊
明代中晚期出现了封建统治的危机,具体表现在 迟问仁,子曰:爱‘人’fO(P(aD,“,…泛爱众,而亲
以道德信条为基础的国家意识形态迅速显T出 仁”[E]P(O,这也就是 《孟子 ·离姿下》所说的 “仁者
它的脆弱性,致使旧有的道德价值体系,实质上 爱人”。孔子之所以重视 “仁学”,就因为在他看
已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此背景 卜, 来,只有仁人才能推行礼制 ,不然 “人而不仁,如
供广大听众消闲取乐的世俗小说已由宋元时期 礼何7fa7(PZo冯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文学论文:“二拍”被动句研究 ,张洪超,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pdf
- 文学论文:“果报”观念和逻辑与“三言”的叙事 ,向志柱、陈兮,学海.pdf
- 文学论文:《豆棚闲话》的叙事学研究 ,李小菊,广东社会科学.pdf
- 文学论文:《二拍》所蕴含的法律思想探微 ,黄昆、于语和、高梅、黄亚青,孝感学院学报.pdf
- 文学论文:《二拍》与晚明民间信息的传播 ,王菊梅,通化师范学院学报.pdf
- 文学论文:《负情侬传》与《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创作风格之比较 ,张玉玲,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pdf
- 文学论文:《挂枝儿》批语二题 ,黄斌,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pdf
- 文学论文:《广艳异编》与两拍--两拍蓝本考之二 ,韩结根,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pdf
- 文学论文:《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写微 ,马琳萍,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pdf
- 文学论文:《拍案惊奇》卷一本事及主题考论 ,黄大宏,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pdf
- 文学论文:冯梦龙三言中道教神仙故事的主题探析 ,沈杰,云南社会科学.pdf
- 文学论文:冯梦龙与晚明世风--冯梦龙思想探寻之一 ,人弋,零陵学院学报.pdf
- 文学论文:古代文化名人的编辑思想与中华道统 ,龚鹏飞,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pdf
- 文学论文:简论《三言》、《二拍》中的商人形象与经商之道 ,李艳军,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pdf
- 文学论文:谨防用心太过 ,蒋正亚,化工管理.pdf
- 文学论文:井原西鹤的浮世草子与三言、二拍 ,袁志成、袁盛财,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pdf
- 文学论文:狂欢的剧场与土野的魅力 ,王岩,剧作家.pdf
- 文学论文:两拍版本考述 ,赵红娟,湖州师范学院学报.pdf
- 文学论文:两拍与晚明重商风气 ,刘兴儒,零陵学院学报.pdf
- 文学论文:凌濛初的尚奇观与二拍之奇 ,傅承洲,北方论丛.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