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高中语文-4-24-讥时咏史散曲二首试题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docVIP

【创新设计】高中语文-4-24-讥时咏史散曲二首试题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4-24 讥时咏史散曲二首 (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5分) A.銮舆(yú)   夸荐(jiàn)   嬉笑(xī) B.奸谋(móu) 挫折(cuò) 运蹇(jiǎn) C.嫉妒(dù) 恁忒(mín) 旌节(jīnɡ) D.落枕(lào) 德过(dé) 忌讳(huì) 解析 C项“恁”读nèn。 答案 C 2.下列各组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5分 A.闪杀人望旌节中原士夫  士夫:指人民。 B.老天只恁忒心偏 只恁:只怨。 C.折挫英雄 折挫:磨折、挫折。 D.误杀人弃丘陵南渡銮舆 銮舆:天子的车驾,代指天子。 解析 B项只恁:如此,这样。 答案 B 3.下列对《看岳王传》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5分) A.本曲前半部分以叙事为主,后半部分转入抒情,两部分既层次分明,又一气呵成。 B.本曲用词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却”字陡转,“妒”、“奸”二词的使用,可见作者爱憎分明。 C.深入对比中刻画了英雄形象,写出了百姓的苦难,也揭示了南宋王朝灭亡的原因。D.作者以西湖上风雨不断作结,朦胧而伤感,愁怨之情显得深广绵长。 解析 曲词中只是说出百姓对英雄的凭吊,未写百姓的苦难。 答案 C 4.下列语句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5分) A.建中兴庙宇,载青史图书。 B.折挫英雄,消磨良善。 C.志高如鲁连,德过如闵骞。 D.不读书有权,不识字有钱,不晓事倒有人夸荐。 解析 D项是排比,其他三项为对偶。 答案 D 阅读与鉴赏 5.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20分) [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 周德清①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②。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注】 ①周德清,生卒年不详,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人。②淀:即蓝靛,蓝色染料。 (1)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三种修辞手法。(10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10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2)散曲前两句写远景,故能放眼“万里”,远山看似“数点”;而又紧扣秋景,故秋江澄澈,静如白练;秋山苍翠,青如蓝靛。三、四两句写近景,俯视江上轻帆,仰视庐山飞泉。大江宽阔浩瀚,故江帆显得如几片苇叶,惟其轻灵,故疾如飞箭;庐山巍峨高耸,故瀑泉仿佛千尺银河落地,惟因陡峭,故飞如闪电。五、六两句写云和月明灭之变,又是整个画面的背景。傍晚,天空云气飘浮,旋又凝聚渐变成露气,笼罩在江面低空,这是暗;晚霞在天边消失,初月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仿佛是一把半圆形的团扇,这是明。结句写北塞鸿雁到来,点明秋季时令,使人想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苍莽雄浑境界。 答案 (1)①比喻,如将长江比作白练,将江帆比作疾箭,将下泻的山泉比作闪电,将天上一字排开的飞鸿比作一条线等。②对偶,如一、二两句对偶,三、四两句对偶,五、六两句对偶等。③比拟,如说新月“学”扇。 (2)从写景的顺序看:一、二两句写长江万里,远山重重,写的是大处、远景;三、四两句写江上轻帆,山泉飞流,写的是个体、近景;五、六两句则是从前四句的白天转到傍晚,又由地面转到天空。 从动静的角度看:一、二两句侧重写江、山的雄伟,是静态的;三、四两句着重写江帆的迅疾、山泉的飞流,是动态的。 6.元代马致远的杂剧《汉宫秋》第三折戏中,汉元帝在灞桥送别王昭君出塞和亲时,有下面一段曲词,阅读这段曲词,然后回答问题。(20分) 《汉宫秋》第三折 [梅花酒] 呀!俺向着这迥野悲凉。草已添黄,兔早迎霜。犬褪得毛苍,人搠起缨枪,马负着行装,车运着糇粮,打猎起围场。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他部从入穷荒; 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①;泣寒,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 【注】 寒:寒蝉。 (1)有人赞赏《汉宫秋》的词曲,“写景写情,当行出色”。这段曲词描写了汉元帝所见、所想的哪两种情景?表现了汉元帝什么样的感情?(10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词曲中运用了对仗、顶真的修辞手法,试简析它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oai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