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义的模糊性与相关现象辨析 .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语义的模糊性与相关现象辨析 .doc

语义的模糊性与相关现象辨析 吴振国 提要 我国语言学界对语言的模糊性十分关注,发表了大量论文。但是不少人谈到语言的模糊性时,没有将模糊性与其他相关现象区别开来,常常把概括性、笼统性、多义性、歧义性、或然性、可能性、相对性、交叉性等当作模糊性。本文对模糊性与概括性等不确定性逐一加以辨析。 自从美国系统科学家查德(L.A.Zadeh) 模糊性是一种不确定性,但不确定性不一定都是模糊性。按照查德的定义,“模糊集合”是一个明确概念,一点也不模糊。但是人们日常使用“模糊”一词时,往往与查德所说的模糊性是不一样的。甚至在学术界,不少人谈到语言的模糊性时,也没有将模糊性与其他相关现象区别开来,常常把概括性、笼统性、多义性、歧义性、或然性、可能性、相对性、交叉性等当作模糊性。这种把模糊性与其他相关现象混为一谈的现象,不仅在研究初期十分常见,而且在最近发表和出版的有关论著中,甚至包括一些研究模糊语言的著名专家的论著中,也时有所见。(1)而模糊性与概括性等不确定性是不同性质的现象,研究语义的模糊性,必须将模糊性与其他相关现象区分开来。 一 模糊性与概括性、笼统性 模糊性与概括性、笼统性很容易相混。如伍铁平先生专门写文章谈模糊性与多义性等的区别,但他在文中说,英、德、法、俄等语言中不分伯父、叔父、姑父、舅父、姨父等,而用一个词,如英语的uncle,来概括这些不同亲属的现象,属于模糊现象。(2)我们认为这种现象属于概括性而不属于模糊性。 模糊性的特点是:词语所指对象的界限是不确定的,而且一定范围内的对象是否属于该类有程度差别。如“青年”一词所指对象的界限是不确定的,而且不同年龄的对象是否属于“青年”所指范围有程度差别,如30岁比35岁属于“青年”的程度要高。但英语用uncle包括伯父、叔父、舅父等,其所指范围是确定的(就其亲属称谓的意义而言),而且伯父、叔父、舅父等属于uncle的程度是没有差别的。 概括性是与具体性相对的,相对概括的词与相对具体的词的关系是上下义关系,如uncle是伯父、叔父、舅父等的上义词。模糊性与概括性没有必然的联系,语义比较概括的词和语义比较具体的词,可能都是模糊的,也可能都是明确的。如“笔”和“钢笔”都是明确的词,“成年人”与“女人”都是模糊的词。 与概括性类似的是笼统性。笼统性是在特定的交际场合没有提供比较具体的信息,只提供了比较概括的信息,所指范围较广。比如“我去买东西”与“我去买茶叶”、“他到亲戚家去了”与“他到舅舅家去了”、“我比他高”与“我比他高3公分”、“我明天来”与“我明天下午两点钟来”、“我身子不舒服”与“我头不舒服”等等,都是前者比较笼统,后者比较具体。这种笼统性也容易与模糊性相混。如王德春先生认为,只说“明天请到我家吃饭”,不说清楚是吃中饭还是吃晚饭,这是语义模糊。又如只说“我弟弟比姐姐高”,而不具体说高多少,也看作语义模糊。(3)又如“把具有某种属性的一些对象看作一个整体便形成一个集合”,伍铁平先生把其中“某种”“一些”也看作模糊词语。(4)再如张乔在讨论“模糊”的定义时,把“二十多岁”看作典型的模糊现象。(5)其实这些都是笼统性而不是模糊性。 笼统的词语与具体的词语有上下义关系或整体部分关系。如“亲戚”与“舅舅”有上下义关系,“身子”与“头”有整体部分关系。 笼统性与模糊性也没有必然联系,笼统的说法和具体的说法可能都是明确的,也可能都是模糊的。如“我比他高”与“我比他高3公分”都是明确的,而“我比他高一点”与“我比他高3公分左右”都是模糊的。因为“我比他高”和“我比他高3公分的”界限都是明确的。“我比他高1公分”和“我比他高3公分”都百分之百属于“我比他高”,没有隶属程度的差别。而“我比他高一点”和“我比他高3公分左右”的范围界限都是不太明确的,而且隶属程度有差别。“高1公分”比“高3公分”属于“高一点”的隶属度要高,“高2.3公分”比“高2.6公分”属于“高3公分左右”的隶属度要低。又如“明天来”比“明天下午来”笼统,但“明天来”是明确的,“明天下午来”是模糊的。因为“明天”的界限一般来说是明确的:今天24点整到明天24点整之间都属于明天。而“下午”的界限则是模糊的,与“中午”“晚上”的界限都不清楚,也很难确定明确的界限。至于“某种”、“一些”,也只是语义笼统,属于“某种”“一些”的对象,并没有隶属程度的差别,所以也不属于模糊性。 二 模糊性与多义性、歧义性 模糊性与多义性和歧义性也常常混淆。同一语言形式表示多种意义,就是多义性,但在具体的言语作品中,多义形式一般能借助言语环境确定其意义,从而变为单义。如果在具体言语环境中仍然不能确定其意义,就叫歧义。但常有人将多义或歧义现象当作模糊现象。如王希杰《模糊语言和修辞》一文就把许多多义或歧义现象当作语言的模糊性。如“半天、学生家长”之类,甚至将同音词

文档评论(0)

wfkm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