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议提高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方法
北京世纪千府国际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南宁分公司 陈锋
北京世纪千府国际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南宁分公司 陈锋
北北京京世世纪纪千千府府国国际际工工程程设设计计有有限限公公司司南南宁宁分分公公司司 陈陈锋锋
摘要:由地震造成对建筑物的损坏,占地震灾害的绝大部分。地震中很多次生灾害如人员伤亡、火灾等多数也
是由于建筑物倒塌引起。近年来世界各国连续发生的几次大地震中给现有的建筑物结构如砌体结构、多层框架结构
甚至核反应堆,都造成极大地损坏。因此,如何从设计上提高高设防烈度地区建筑物的抗震性能,特别是在罕遇的
强震作用下的防倒塌能力,应是今后工程抗震研究的重点。隔震技术、消能减震技术两项新技术必将成为主流。
关键词:建筑 抗震设计 新技术
1 引言: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造成14704人遇难 ,
10969人失踪;福岛核电站1、2、3、4 机组核泄露。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地震造成69227
人遇难,374643人受伤,失踪17923人,这次汶川地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8452亿元人民币。青
海省玉树县2010年4月14日晨发生两次地震,造成2220人遇难,失踪70人。地震的危害性如此
之大,由地震造成对建筑物的损坏,占地震灾害的绝大部分。地震中很多次生灾害如人员伤亡、火
灾等多数也是由于建筑物倒塌引。目前我国抗震设计的目标是“小震不坏,大震不倒”。即当地震烈
度小于设防烈度时,房屋应基本完好;当地震烈度大于设防烈度时,房屋建筑即使产生较大破坏,
也应保证不出现即时的垮塌,以使人员能够有逃生的时间。由于历史原因,我国80年代以前的建筑
大量存在,这些建筑大多未考虑抗震或抗震能力较差。有些房屋虽经过抗震加固,整体抗震性能依
然较差。同时,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均衡,在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及交通运输能力较差的地区,使
用较易就地取材的砖石作为主要建筑材料的砌体结构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大量存在,而作为
低层公共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框架结构也将大量存在。因此,如何从设计上提高高设防烈度地区
砌体结构和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特别是在罕遇的强震作用下的防倒塌能力,应是今后工程抗震研
究的重点。
2 建筑物抗震的新技术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技术、新材料甚至新的设计思想得到大量的应用,大大丰富
了提高建筑抗震能力的手段。如使用更高强度的建筑材料,能够提高构件的极限承载能力并降低结
构自重。而与之相比,新技术、新设计思想的应用,能够更有效地减轻地震灾害。其中,隔震和消
能减震就是两种建筑结构减轻地震灾害的新技术。
1.隔震技术
在建筑结构中的应用隔震技术是国际上热门的工程抗震新技术。它通过把隔震消能装置(如橡胶
隔震垫)安放在结构物底部和基础(或底部柱顶)之间,把上部结构和基础“隔开”。这样,改变了结
构的动力特性和动力作用,明显地减轻结构物的地震反应,达到“以柔克刚”的效果。国内外大量
的试验和工程实践证明,隔震体系一般可使结构水平地震加速度反应下降60%左右,从而消除或有
效减轻结构的地震损坏,提高建筑物及其内部人员的安全性。隔震体系具有很大的垂直承载力
(50T-2000T)及很大的垂直压缩刚度,而其水平变形刚度较小(0.25kN/mm~l_8kN/mm),水平极限
变位值较大(i0—50cm),它具有足够大的初始刚度,以抵抗风荷载和轻微地震,当强地震发生时,
又能自由柔性滑动,而变形过大时,刚度回升,具有保护和限位作用,钢板夹层橡胶隔震垫具有较
大的复位能力,在多次地震中自动瞬时复位。同时,它耐久性能好,一般使用寿命可在70年以上,
远远超过一般民用建筑物50年使用寿命的要求。l994年1月l7日,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该市相
距不远的两个医院,一个是隔震的,地震时医师护士照常工作;另一个是不隔震的,损坏厉害,一
直无法恢复工作。l995年1月17日,日本神户大地震,该市的西部邮政大楼和松村研究所大楼等
隔震房屋经受了地震的考验,房屋结构安全完好,仪器、设备、装修等丝毫无损。根据其特性,一
般来说隔震技术主要适用于较重要的低层和多层建筑,如医院、学校、商场、科研机构以及重要的
指挥职能单位。
2.消能减震技术
消能减震技术的方法是指在结构的某些部位(如支撑、剪力墙、节点、连接缝或连接件等)设置
消能阻尼装置或元件,通过消能装置产生摩擦非线性滞回变形耗能来耗散或吸收地震能量以减小主
体结构的水平和竖向地震反应,从而避免结构产生破坏或倒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