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 A 3、下述错误的表述是( )。A、现实中,信息不对称比信息对称更为普遍B、道德风险源于代理人的理性行为C、父子合开的小企业中不存在委托——代理问题D、委托人与代理人的利益几乎不可能完全一致 3. C 4、右图为某一博弈的得益矩阵,据此可知:( ) 甲与乙均没有上策 甲与乙均有上策 C.甲有上策而乙没有上策 D.甲没有上策而乙有上策 4. D 5、对于右下图表示的博弈,其上策均衡或纳什均衡由哪一个格子代表的策略组合来表示?( )A. 左上角 B. 右上角 C. 左下角 D. 右下角 5. B 6、乒乓球团体赛中双方出场阵营的选择和确定属于( )。 静态博弈 动态博弈 零和博弈 合作博弈 6. A 7、就足球比赛中的比分而言,比赛属于( )。A. 零和博弈 B. 变和博弈 C. 常和博弈 D.静态博弈 7. B 8、就排球比赛中的输赢结果而言,比赛属( )。A. 零和博弈 B. 变和博弈 C. 常和博弈 D. 静态博弈 8. A 第十章 博弈论与竞争策略 博弈论,又名对策论,它是用来扩展和深化对 厂商决策行为的分析的。博弈论的应用是微观经济 学的重要发展。 第一节: 博弈的基本要素与分类 第二节: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第三节: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第四节: 不完全信息博弈:静态与动态分析 博 弈 论 美藉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依曼(John Von Neuman)和美藉奥地利经济学家摩根斯顿(Morgenstern)相识于普林斯顿大学,他们于1944年出版了经典著作《博弈论与经济行为》,为现代博弈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美国的数学家、经济学家纳什(John Nash),美籍匈牙利经济学家海萨尼(John C. Harsanyi)和德国经济学家泽尔滕(R.Selten)因对博弈论的卓越贡献而获得1994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家。 海萨尼 纳什 值得一提的是纳什,他发表奠定其在博弈论中重要地位的学术论文时,年仅22岁,被人称为“一个天才”。1959年,纳什被精神病医生诊断为“妄想性精神分裂”,饱受精神病折磨40余年。 泽尔滕 第一节 博弈的基本要素与分类 一.囚徒困境及博弈的基本要素 (一)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是博弈论中的一个著名案例,它简明地勾勒和 刻画了博弈论的基本特征和博弈的基本要素。这一案例可由 下面的得益矩阵来直观地表示。 囚徒B 交 代 不交代 交 代 -5,-5 0,-8 不交代 -8,0 -1,-1 囚徒困境的得益矩阵 囚徒A (二)博弈的基本要素 1.参与者,或称博弈方:可以是一个、二个或多个;可 以是个人、厂商,也可以是国家 。 2.策略:是指博弈中的任一参加者针对其他参加者的可 能的行为所采取的行为原则和应对办法。 3.得益:是指博弈参与者所获得的收益或效用。 4.均衡:是指博弈的所有参与者从自我利益最大化出发 选择的策略所组成的策略集。 二.博弈的基本分类 (一)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 1.合作博弈:如果各博弈方能达成某种有约束力的契约 或协议(包括默契)以使他们选择共同的或联合的策略。 2.非合作博弈:反之,就属于非合作博弈。 (二)单人博弈、双人博弈和多人博弈 (三)有限策略博弈和无限策略博弈 (四)零和博弈、常和博弈与变和博弈 1.零和博弈:是指在博弈中,一方的得益就是另一方的损 失,所有博弈方的得益总和为零。 2.常和博弈:是指所有博弈方的得益总和为非零的常数。 3.变和博弈:也称非常和博弈,它意味着不同的策略组合 或结果下各博弈方的得益之和一般是不相同的。 (五)静态博弈和动态博弈 1.静态博弈:是指所有博弈方同时或可看作同时选择策 略、采取行动的博弈。 2.动态博弈:是指博弈方的选择、行动有先有后,而且后 选择、后行动的博弈方在自己进行选择、行动之前可以看到在 他之前选择、行动的博弈方的选择、行动的博弈。 (六)完全信息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博弈 1.完全信息博弈:是指每一参与者都拥有所有其他参 与者的特征、策略集及得益函数等方面的准确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