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秀毕业论文,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学士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提供参考!!!
201
1年苏州国际介入医学论坛 中国·苏州
温确医学院礁屠第三医院I瑞安l介入科嚷希祥朱国茨游梦星
【摘要】目的探讨脑保护装置在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在脑保护
装置下,对38例颈动脉狭窄患者施行支架置入术,分析颈动脉支架置入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动
脉狭窄率50%~70%9例,70%-80%21例,80%~95%8例;狭窄长度1.0~2.0cm22例,2.1~
3.0cm
14例,3.13.5era2例。结果38例在脑保护装置下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均成功实施,残余
狭窄均在10%以下。4例球囊扩张时出现一过性意识障碍,4例出现暂时性心率减慢,3例出现血
压下降。临床随访6个月以上,无死亡及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结论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是
预防脑栓塞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支架;脑保护装置
缺血性脑梗死的病因中60%由颈动脉狭窄引起,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存质量,合理治疗颈动脉
狭窄可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以往主要采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
CEA),但对于高龄、合并心血管疾病以及对侧颈动脉狭窄或闭塞等患者,CEA手术风险极大。
随着介入器材的进步和经验累积,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rotidartery
stenting,CAS)技术逐渐成熟
并有效替代CEA治疗方法。但术中栓子脱落造成脑梗塞仍然是CAS的最主要并发症,笔者在2001
rotec2tion
年2月-一2009年5月间对38例颈动脉狭窄患者采用在滤网式脑保护装置(cerebral
P
devices,
CPD)下施行支架置入术取得初步效果,现报道如下。
材料与方法
1.1
行CAS
发作(TIA),13例为反复头晕发作,7例为陈旧性脑梗死。既往有高血压病11例,糖尿病7例,高
8例:BARD支架l5例17个,Smart支架1
Angioguard脑保护系统1 5例,EV3支架6例。BARD球囊预
扩张13例,Cordis球囊预扩张5例,后扩张2例。
1.2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颈部血管彩色超声检查,观察颈动脉管肇情况。其中
15例行CTA或IVlRA检查,进一步了解颈部血管情况。DSA检查显示:单纯颈内动脉始部局限性狭
窄16例,颈内动脉起始部狭窄延伸到颈总动脉分叉处9例,颈内动脉狭窄伴不稳定性斑块(小基
例。
加拜阿司匹林300rag,一直到术后3个月改为单用拜阿司匹林300mg,1次/d,终身维持。造影前
鲁米那钠0.19肌肉注射。治疗过程中进行有创血压(通过8F动脉鞘)、心电图、氧饱和度监测。
先行常规颈动脉及椎动脉造影,再以5000U
局麻下以Seldinger技术经右股动脉放,K.SF动脉鞘,
肝素行全身肝素化,手术每延长lh追加1000U肝素。将6F或8F指引导管放置在狭窄侧颈总动脉,
的导丝通过狭窄段,打开保护伞,保护伞应放置到狭窄远端约2-~4cm处,保护伞打开前标记为1
个,打开保护伞后可见标记变为4个。若需要预扩张,则通过保护伞导丝,将球囊导管送达狭窄
部位进行扩张;保持保护伞位置不变,沿保护伞导丝置入支架输送器,确认位置无误后释放支架,
如扩张不满意狭窄部位再进行后扩张,然后沿导丝将保护伞收入回收鞘内,退出保护伞。8例术
中TCD监测,动态观察血流变化和栓子脱落情况。术后送监护病房监护24h,重点控制血压,同
时观察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术后第l~3天加用速避凝针0.4ml,皮下注射,1次/12小时。术中用
139
201
1年苏州国际介入医学论坛 中国·苏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