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苗儿山地区中生代细粒白云母花岗岩岩脉地球化学特征与其岩石成因.pdfVIP

苗儿山地区中生代细粒白云母花岗岩岩脉地球化学特征与其岩石成因.pdf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秀毕业论文,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学士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提供参考!!!

201 1年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论文摘要(上册) 苗儿山地区中生代细粒白云母花岗岩岩脉地球化 学特征及其岩石成因· 李妩巍1,陈卫锋2。朱康任1 1.核工业二三。研究所2.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程学院 苗儿山地区,细粒白云母花岗岩脉广泛发育。岩脉规模较小,主要发育于苗儿山复式岩体印支期、燕山 早期的产铀花岗岩体(豆乍山、香草坪、张家岩体)的内、外接触带中。通常岩脉代表一个地区某期岩浆活 动的最晚阶段产物。因此,研究苗儿山地区中生代岩脉地球化学特征,进而探讨岩脉的成因和源区性质,具 有十分重要的地质意义。 1.地球化学特征 1.1主量元素 均1.1,为强过铝性质,与岩石中普遍含高铝矿物相一致(如原生臼云母)。这些特征都类似于华南S型 花岗岩(徐克勤等,1985),与苗儿山地区产铀岩体(如豆乍山岩体、香草坪岩体)的主量元索地球化学特 征相似。 1.2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 细粒白云母花岗岩蜘蛛图总体向右倾,随着元素不相容性降低,元素丰度值降低,并以富集大离子元素 Rb、Th、U、Ta,明显亏损Ba、Sr,峰谷较明显为特征,这种分布特征与上部大陆地壳相似。 细粒白云母花岗岩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型式呈“海鸥型”分布模式,轻重稀土呈对称分布,Eu强烈亏损,反映花 岗质熔体经历了高程度的分离结晶作用。长石的晶格结构最易于Eu进入,强烈的负Eu异常,表明长石结晶 时熔体中已强烈亏损Eu,无足够的Eu可提供,这种强烈亏损Eu的花岗质熔体显然是经历了长石的高程度 Rudnickand Fountain,1995),也表明在岩浆作用过程中,Nb他和Zr/Hf发生了较明显的分馏。 2.源区特征及成因 2.1源区特征 苗儿山地区,主要产铀花岗岩以过铝、富硅、富碱为特征,源岩来自于上地壳富粘土质的泥岩,属于壳 源型花岗岩。通过对比研究,产铀花岗岩与细粒白云母花岗岩有很多共性。岩石类型均为酸性;矿物成分上, 虽然岩脉中暗色矿物较少,但是浅色矿物都是以石英、钾长石、斜长石、白云母等为主:主量元素方而,岩 鸥式”稀土分布模式,并且稀土总量明显低于岩体,具有强烈的Eu亏损。 总体上看,细粒白云母花岗岩与岩体都有明显的相似性,不存在本质上的区别。这些共性表明细粒自云 母花岗岩与岩体的物质来源同源,是同一母岩浆不同阶段作用的产物。从香草坪岩体到豆乍山、张家岩体, 再到细粒自云母花岗岩,稀土元素配分曲线总体十分相似,呈右倾斜式,轻稀土相对富集外,一个非常突出 的特点是它们均有一致的Eu强烈亏损,反映了花岗质熔体经历了高度结晶分异作用。Eu异常主要受控于长 石,在长英质岩浆中,二价的Eu可以被长石容纳,而三价的REE却是不相容的。冈此,如此强烈的负Eu 异常,表明细粒白云母花岗岩成岩过程中长石结晶时熔体中已强烈亏损Eu,无足够的Eu可提供。稀土总量 逐渐降低,细粒白云母花岗岩的(La/Yb)N值逐渐趋近于l,呈较明显的“海鸥式”稀土分布模式,反映了细粒 白云母花岗岩是岩浆作用最晚阶段残余熔体结晶的产物。 1.c11.com。 ’作者简介:李妩巍(1972-),女,高工,主要从事铀矿地质和科研管理。E-mail:1ww230@.,2 153 2011年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论文摘要(上册) 2.2岩石成因 岩脉属浅成.超浅成侵入岩,规模较小,多数长十几米至百余米,宽约十几厘米至几米,因此很难存在 一种断裂使得上地幔岩浆直接上升到地表,其次岩浆沿裂隙上升的速度相当快(数小时到100年),岩浆不 可能在源区上升到浅部定位这段较短时间内完成较高程度的结晶分离作用。岩脉体积小,所含热量有限,上 升过程中与围岩热交换较弱;岩脉中基本上没有溶蚀或溶蚀程度不大的捕虏体;与围岩界面清楚,表明岩浆 同化混染作用不明显。另外,岩脉中浅色矿物含量占90%以上,其中长石含量占50%~75%,主要以钾长 石和斜长石为主.稀土总量、轻重稀土比值较低,也表明岩脉是在中低压环境下原始岩浆分离结晶作用形成 的。 综上所述,岩脉是形成早期酸性花岗岩体的母岩浆滞留于地下深部经一定程度分离结晶

文档评论(0)

ygeorcgd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