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颈前路手术治疗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pdf
中国骨伤2011年2月第24卷第 2期 ChinaJOrthopTrauma,Feb.2011,Vo1.24,No.2 · 149 ·
· 临床 研 究 ·
颈前路手术治疗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
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
徐 良丰,周景和 ,水小龙,徐华梓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骨科医院脊柱外科,浙江 温州 325027)
【摘要】 目的;探讨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前路手术疗效及可能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
2009年9月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 的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44例 ,其 中男24例 ,女20例;年龄 39—80岁,平均(60.07~
l0.77)岁;病程 1~120个月,平均(27.14~38.97)个月;病变累及稚 间隙为 C3 C6-7o分别测量颈椎弧度改善值和融合节
段椎体高度 的增加值 ,以及术前颈髓最大受压部位的矢径和 r2加权像 的信号强度 改变。按 JOA评分 (17分制)法评定
患者术前及术后随访时的神经功能状况。手术方式采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钛 网植骨融合 内固定术与颈前路椎体次全
切植骨融合 内固定术。对JOA评分改善率与可能的预后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颈椎弧度改善值为一9.1O~16.6。。平
均 (1.30~5.77)。。融合节段椎体高度增加值为一0.3~12.3mm,平均 (4.23~3.08)mm。术前颈髓最大受压部位 的矢径为
1.6-7.2mm,平均(4.01~1.25)mm。32加权像 出现高信号改变者 29例 ,无变化者 15例 。手术出血量50~700m1。平均
(242.05~148.22)ml。手术时间90~250min,平均 (153.75~34.54)min。44例 患者均获得随访 ,平均 (17.18~7.41)个月(6
31个月)。JOA评分术前(12.73~2.23)分,末次随访(15.09~1.91)分,术后平均改善率(60.01~26.98)%,优 16例 ,良l2例 ,
可 15例 ,差 1例。经统计学分析 ,手术疗效与患者年龄 、病程 、术前 JOA评分、颈髓最大受压部位矢径和 I2加权像颈
髓信号强度改变密切相关 ,而与手术 出血量 、手术时间、颈椎弧度改善值及融合节段椎体高度增加值无关。结论 :双节
段脊髓型颈椎病可通过前路手术得到 良好的治疗效果,颈髓受压程度可作为脊柱外科医师预判手术疗效最为直观可
靠的因素。
【关键词】 颈椎病; 外科手术; 脊柱融合术; 预后;
DoI:10.3969/j.issn.1003—0034.2011.02.015
Analysisofoutcomeandprognosticfactorsofanteriorapproachfortwo—levelcervicalspondyloticmyelopathyXU
Liang-feng,ZHOUring-he,SHUIXiao—long,XUHua-zi.DepartmentofSpinalSurgery,HospitalofOrthopedics,theSecond
AffiliatedHospitalofWenzhouMedicalCollege,Wenzhou325027,Zhejiang,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efficacyandpossiblyprognositicfactorsofanteriorapproachontwo—levelcervical
spon,dyloticmyelopathy.Methods:A retrospectivereviewwasperformedon44casesoftwo-levelcervicalspondyloticmydopa·
thyfromJun.2007toSep.2009.Amongthepatients,24casesweremaleand20casesfemale,withanaverageageof(60.07~
l0.77)years(rangedfrom39to80years).TheaffectedsegmentsrangedfromC3.4-C6_7.Improvementsofcervicalcurvatureand
segmentalheight,pre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