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有关问题解读.doc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有关问题解读.doc

河南省新乡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有关问题 解 读 一、如何谋划和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1、为什么要建设新型农村社区? 按照中央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为改变农村脏乱差和长期以来有“新房无新村”的现象,改善居住条件,缩小城乡差距,结合新乡农业人口比重大、“三农”问题突出的基本市情,我们提出了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构想。主要考虑:一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引导,原有村庄布局分散,农村几轮建房造成了耕地滥占、投资浪费、基础设施落后、居住环境差、政府投资效益低等问题;二是目前解决温饱、走向富裕的农民有强烈的改善居住环境和建房需求,急需纳入城镇化体系加以引导;三是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可以从根本上拉动农村消费,发展二、三产业,扩大农民转移就业,同时可有效节约包括土地在内的各种资源。四是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有利于加快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进一步完善乡村治理结构,促进乡风文明和农民素质的提高,使广大农民享受工业化、城镇化的成果。 2、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设想、初衷和原则是什么? 贯彻中央和省委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策部署,充分结合实际,新乡市着眼于破解城乡二元体制,站在最终实现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高度,统筹考虑耕地保护、粮食安全与农村发展、农民富裕所需要的城镇化、工业化,坚持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用产业化发展农业,用城镇化繁荣农村,用工业化富裕农民,推进农村向城镇靠近、城镇向农村延伸,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促进农村发展的增长点,积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环境为代价的、以新型城镇化带动“三化”协调发展、科学发展的路子。我们在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不以农民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所有权”为身份转变的前提;始终坚持“不从农民手里挖土地、不在农民身上打主意”的初衷;始终坚持“政府引导、规划先行、注重风貌、传承文明、就业为本、量力而行、群众自愿、循序进行”的原则,将农民建房纳入城镇体系加以规划引导,把全市3571个行政村规划整合为1050个新型农村社区,并将基础条件较好的县城规划区、重点镇、干线公路两侧、产业集聚区周边369个新社区列为首批启动范围,分期分批,扎实有序推进。目前已启动279个,累计投资96亿元,完成建筑面积1329.6万平方米,入住农户4.8万户。力争今年年底前369个新型社区全面启动。 3、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条件和时机是否成熟? 农村改革30年来,新乡曾经出现三轮建房热潮,平均10—15年建一轮新房。第一轮出现在八十年代,由土坯房建半砖半坯房;第二轮出现在九十年代,由半砖半坯房建砖瓦房;第三轮出现在本世纪初,由砖瓦房改建砖混房。目前正在出现第四轮建房热潮。经过30年农村改革,走向富裕的农民有了一定的资金积累,要求改善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的愿望迫切,新一轮农村建房态势强劲。根据调查显示,有50%的户准备在三年内建新房;25%的户准备在4—5年内建新房,还有7.5%的户具有建房资金,引导得当也可能建新房,共占农户总数80%以上。在新一轮农民建房热潮到来之际,如果农户仍在原址按传统习俗建房,十几年后显现陈旧落后,再拆再建,不仅造成农民的资金浪费,而且难以改善村庄环境条件,其结果将很可能是“只有新房没有新村”,留下历史遗憾。因此,在现阶段,加强对这轮建房的规划引导适逢其时、势在必行。对此,新乡市从2006年开始,着眼长远发展,把支持农村建房、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扩大农村消费需求、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的重要途径,着力加以推进,每年入住社区农户从最初设计的1—2%,发展到现在的4—5%,也进一步验证了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科学性、前瞻性和必要性。 4、怎样做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 坚持将城市规划理念引入乡村建设,参照城市社区标准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充分考虑原有的村庄布局、产业基础、生态环境、交通条件、文化传承和耕地保护,充分尊重农民的生活习惯、生产方式和民俗传统,着眼于促进人口、产业、生产要素聚集,按照“以县为主、乡镇协助、村为基础、市规划部门指导”的运行机制,制定体现城乡一体的新农村空间布局规划、体现现代文明的社区建设规划和体现物质、精神、政治、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建设规划。将全市3571个行政村规划整合为1050个新型农村社区,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批推进,首先将县城和重点镇规划区周边、干线公路两侧、产业集聚区附近等重点区域内920个行政村,在未来5-8年整合为369个新型农村社区率先推进。并把城中村改造、异地搬迁扶贫和南水北调移民统筹安排,统一纳入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 在规划实施过程中,社区选址充分考虑群众的生产生活习惯,耕作半径不超过3公里,并考虑农民的粮食、农机具存放,社区住宅均建有储藏室,部分社区还专门规划建设了粮食储藏室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wa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