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太极拳招式.doc
太极拳的招数名称比较特别,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传承自其他门派的拳术。因为太极拳是在集其他门派武术大成的基础上创立的,所以有些招数名称就直接套用过来了。当然在历史流传中可能有微小变化。比如太极拳中有些动作名称就与戚继光《纪效新书》中记载的某些动作名称相同或相似。第二方面是以身边的事物、动物命名,以增强生动形象性,便于加强记忆,也便于理解招式中所含有的技击意义。比如白鹤亮翅,有的叫白鹅亮翅,不管叫什么,都表示这招要舒展,又特别生动形象如在眼前。第三方面是后人创造。太极拳原来是十三势,每一势都比较繁复,有许多过渡动作,后人为了方便记忆,便将每式分解为几个招式,给它们分别取了名字。陈式太极拳传出时,学习者又根据自己的体会加以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招式动作,名称也就多起来。比如手挥琵琶,陈式太极拳中是没有这一招的,而杨式等几个派别的则出现了这个名称。太极拳的名称流传演变了这么多年,有些已经面目全非,有些则大同小异,已经很难完全追究其原始名称。如果你想知道详细的名称由来,可以参考洪均生先生写的书,书中对每个动作名称都努力进行了考证,比较全面而中肯,值得参考。
至于太极拳为什么以掌为多,这个问题问得好。其实你还不太了解中国传统武术,即使是少林拳,很多内部秘传的拳术也都是以掌居多,拳很少。按照少林派的说法,握紧的拳使力量坚固而易于停顿在自身,不利于发力。因此下乘拳术才用拳。少林派很多拳术中的拳,一般也都是半握的或者干脆是类似虎爪形。而象长拳之类的都是基础入门拳术。太极拳主要用掌,一是因为用紧握的拳击人实际上打击力很弱,另一方面是因为太极拳的发力是内力,是放松后放出的力,手的冲击距离越长则发力越凶猛。手掌比拳长一些,打人时更容易运力。太极拳中也有拳,称为锤,都是空心拳,便于迅速放松和变成掌。因此可以说,天下武术练到最后都是一样的,不仅太极如此,少林也如此,练拳到高级阶段,真正正确的发力击人是靠掌而不是用拳的。吴式太极拳这套传统吴氏太极拳共83式,分解为326动,每式都以奇、偶数为组的双数动作。奇数为开,偶数为合。开合有序,顺其自然,进舒退深,动作幅度大,应付八面,坦然处之。步法稳,身法定时斜中正,动时要立身正直,进退自然。手法轻灵细致,动作规范,布局合理。方位要求严格,起止点明确,过程清晰。神舒体静,柔中寓刚,呼吸顺畅,意念贯注,精神集中,内外一体,身心双修。
和式太极拳18式,招式名称:
1、预备式2、金刚三大堆3、懒扎衣 4、开合5、单鞭
6、云手7、进步高探马8、左右拍脚9、肘底看拳10、倒撵猴 11白鹤亮翅 12斜行13、闪通背14勒马式15、野马分鬃16、回头看画17、搬弓射虎18、领落收势
和式太极拳108式,招式名称:
1、预备式 28、单鞭 55、后招 82、高探马2、上金刚 29、云手 56、勒马式 83、十字手3、翻掌 30、进步高探马 57、野马分鬃 84、单摆莲4、懒扎衣 31、转身平心锤 58、老虎大张嘴 85、指裆锤5、开合 32、右拍脚 59、白蛇吐信 86、上金刚6、单鞭 33、平心锤 60、玉女穿梭 87、翻掌7、领落上金刚 34、左拍脚 61、懒扎衣 88、懒扎衣8、白鹤亮翅 35、双风贯耳 62、开合 89、右砸七星9、上步十字手 36、旋脚蹬根 63、如封似闭 90、七寸靠10、搂膝斜行 37、二步三锤 64、单鞭 91、小擒拿11、琵琶式 38、青龙探海 65、云手 92、回头看画12、拗步斜行 39、黄龙滚背 66、跌岔 93、进步指裆锤13、蓄身 40、霸王敬酒 67、扫螳腿 94、黄龙搅水14、搂膝 41、二起拍脚 68、右金鸡独立 95、平心锤15、上金刚 42、进步分门桩 69、转身 96、白鹤亮翅16、束手解带 43、双手抱膝 70、左金鸡独立 97、如封似闭17、伏虎 44、喜鹊蹬枝 71、双振脚 98、单鞭18、指地锤 45、鹞子翻身 72、倒撵猴 99、左砸七星19、肘底看拳 46、右裹膝 73、白鹤亮翅 100、七寸靠20、倒撵猴 47、转身左裹膝 74、上步十字手 101、擒拿21、白鹤亮翅 48、演手锤 75、搂膝斜行 102、进步十字手22、十字手 49、迎面肘 76、海底针 103、退步跨虎23、搂膝斜行 50、抱头推山 77、闪通背 104、转身 24、海底针 51、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DB13T 298.3-1997 结球甘蓝品种(系)区域试验调查项目及要求.pdf VIP
- 2025年新改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全册精编知识点 (背诵用).pdf
- 三菱FR-D740变频器使用手册(应用篇)-说明书.pdf
- 2025年国家开放大学《农村经济管理》形考作业三答案.docx VIP
- DB13T 298.3-1997 结球甘蓝品种(系)区域试验调查项目及要求.docx VIP
- DELTA台达ASDA-A2伺服驱动器使用手册.pdf
- 水工隧洞课件.pptx VIP
- 精益管理培训-拉动式生产方式.pdf VIP
-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pptx VIP
- (完整版)华师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