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
——为苏州可持续发展提供恒欠动力
朱永新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朋友们:
在这充满活力的仲夏季节,“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苏州论坛”拉开
了帷幕。首先,我谨代表苏州市人民政府,对出席本次论坛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表
,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苏州论坛-论文集一加 示诚挚的欢迎!
本次论坛将围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传承人的认定和保护方式、中
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区的设立及保护模式、苏州城市发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这三个议题进行深入的研讨。可以预见。这将有力地促进苏州与全国各地的文化交
流,为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可资借鉴的思路。借此机会。我就苏州在推
进现代化进程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个问题作一发言,以求教于在座的各位领
导和专家学者。
要了解苏州,可以有很多视角。苏州市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
之一,自伍子胥“相土尝东.象夭法地”建城至今已有2521年,而且.t4.2平方公
里的古城虽经历史演绎而城址未变,宋代“平江图”中“水陆平行”、“河街相邻”
双棋盘格局基本保存.这在中周城市史上是不多见的。历史风烟在这座古色斑驳的城
市留下了深厚的文化积淀,那具有丰富历史深度的文化意蕴仍然能给予21世纪的人
们以无穷的回睬。历史垂青于苏州的,在于其文化渊源的博太与深邃;现实使苏州享
有盛誉的,在于其既是“历史的”又是“文化的”。丰厚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堪
称苏州的“双璧”,显示出苏州是一座文化之城。因此,从历史文化来了解和认识苏
州.是一个重要的视角。
苏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早在史前时代。生活在这片土地
上的先民就创造出了令人赞叹的原始工艺品,制陶、漆绘、玉雕技艺,井达到了相当
高的水平。从春秋战国直至近代,经过传承和发展,苏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每个门
类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形成了囊括民间艺术、口头文学和传统民问习俗这三大方面的
完整体系。苏州文化的特色与它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是密切相关的。太
湖、长江哺育了苏州人,也给苏州文化以清新的水的气息、柔美的水的风格、鲜活的
水的灵性.苏州文化丰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无不依赖水的滋养。在沧桑巨变中,苏州
历经繁华,苏州是早期资本主义萌芽表现得最为典型的地区.也是全国的经济中心之
一,而此时苏州的文学艺术、工艺技术都处于领先水平.苏州文化享名大江南北。独
具特色的吴门画派、细腻雅致的昆曲评弹、巧夺天工的工艺美术等各个门类品种,都
在中华民族文化中堪称一绝。门类齐全的民族民问文化的人文形态,充分展示了苏州
文化创造力的活跃与文化心理的成熟。正如黑格尔在其《哲学史讲演录》一书中指
出:。一提到古希腊这个名字.在有教养的欧洲人心中,自然会有一种家园之感。”丰
厚的文化遗产被一代代苏州人视为精神家园。
当前,越来越多的城市已经意识到文化遗产不仅是当地历史发展的见证,更是传
承历史、继往开来的资源,是现代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全面保护苏州的文化
遗产.对于增强苏州广大人民的凝聚力,优化人文环境和投资环境.提高城市综合竞
争力.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都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此,苏州有着深
切的体会。改革开放以来,苏州经济持续、快速、稳步发展,社会事业的各个方面也
呈现盎然生机。2006年,苏州的地区生产总值位居中国大陆城市的第五位,达
4820.2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5%。至今,在苏投资的113家“世界
500强”企业中,有超过30家在苏州设立研发中心.苏州正从“世界工厂”走向
“世界办公室”。苏州继获CCTV2004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大奖之后.又名列
CCTV2006中国魅力城市榜首,苏州不仅在2006年中国制造业最具竞争力城市排序中
列为第一.还被世界银行评为“中国投资环境金牌城市”。苏州经济的崛起.一方面
同然与位于长三角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关.更重要的是苏州优越的人文环境。不久前访
问苏州的德国前总理施罗德说:“既感受到了苏州蓬勃发展的现代一面.又沉醉于其
传统的典雅气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