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妈祖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印象记.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华妈祖文化论坛 北方妈祖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印象记 林国敏 2006年7月,应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的邀请,来自全国各地、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近20 人,汇聚于天津,参加由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主办的“妈祖文化建设年”系列活动之一、天津 市民俗博物馆和天津市天后宫管理委员会承办的环渤海湾“妈祖文化采风活动”。 7月9日上午,采风活动的启动仪式在天津天后宫隆重举行,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天津 市政协、天津市南开区、天津市民俗博物馆和天津市天后宫管理委员会等有关单位的领导参加了 启动仪式。启动仪式之后,大家就地参观了天津天后宫。之后,采风团分作两组,一组北上锦州、 营lZl、丹东、大连;另一组则南下青岛、烟台、蓬莱、庙岛。我选择了南下的采风线路。 参加此次妈祖文化采风活动,是我自1990年从事文化工作以来的第二次跨越省际的文化学习 机会。由于自己近年来主要在从事着福建闽东的天后宫建筑与保护的研究工作,因此,这次的采 风活动客观上为我提供了摆脱闭门造车、孤陋寡闻的尴尬窘境,使我这只井底之蛙,终于有机会 来到了广阔天地,因此,我倍感珍惜参加这次活动。 一、先有天后宫、后有天津卫 还是在我幼年的时候,就听走南闯北的人说“先有天后宫、后有天津卫”。当我终于置身其中, 感觉格外亲切。这句俗语,不仅说明天津天后官的出现,历史久远,早于天津卫的建制,而且更 说明了天津卫的诞生是和海洋、渔业、漕运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 据史料记载,天后宫始建于元代泰定三年(1326年),坐东朝西,坐落于天津旧城东门外, 即海河三岔口西岸。初建时,称为天妃宫。明永乐元年(1403年)重建,而天津是于明永乐二年 的封号,天妃宫从此改为天后宫。以后各朝各代均多次重修加固,它是世界三大天后宫之一,也 是天津市区内最古老的建筑。现在我所目睹的天后宫面貌,是1985年经过重修的。 建筑群由戏楼、幡杆、山门、牌楼、前殿、正殿、藏经阁、启圣祠,以及分列南北的钟鼓楼、配 殿和张仙阁组成。2002年又添建了关帝殿和财神殿。 在天后宫戏楼与山门之问,有一对高耸云天的幡杆,堪称全世界天后宫建筑的“第一竿”。南 杆高26.2米,北杆高25.94米,为清代遗存文物。据说,幡杆初立时,一方面挂灯,为往来三岔 河口的漕船导航,另一方面则作为天后宫的陪衬物,使整个建筑群显得错落有致,气势不凡。后 来,幡杆在农历每月初一、十五进香日及庙会期间,专门悬挂天后封号长幡。在庙宇前立幡杆,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妈祖文化与道教的密切关系。 天后官的山门,为砖木混合结构,九脊歇山青瓦顶,有--I-1,中间为圆形拱门,取意古代说 法“天是圆的”,门额上刻有“敕建天后宫”五个字。两旁为长方形便门。中问圆形拱门内有“护 佑三津”的匾额。天后宫初建时并没有山门,这座山门是乾隆14年增建的。 穿过前殿,来到正殿,也就是天后宫的主体建筑,这里是供奉天后的地方。天后宫正殿建在 建组成的,通进深19.50米,通高9.20米,前为卷棚悬山顶抱厦,面阔三问,进深一间;中部为 七檩单檐庑殿顶,面阔三间,进深三问;后接凤尾殿。七檩单檐庑殿顶,前接卷棚顶抱厦,后连 38 中华妈祖文化论坛 悬山顶风尾殿,保留了明代中晚期木结构建筑的显著风格。 庑殿顶建筑的特点是宽博明朗,如吴带当风,所以又称“吴殿”。在庑殿顶建筑中尤以重檐庑 殿顶气派最为恢宏,多用于封建礼制中最高级别的建筑物。天后宫的单檐庑殿顶前接卷棚顶抱厦, 不仅使建筑物增加了层次感,扩大了使用面积,而且在视觉效果上富于变化。因此,观赏天津天 后宫,给人以端庄、素雅、沉稳的心理感觉。 中居佛龛的天后娘娘,塑像高2.7米,身披霞披,头戴凤冠,四位侍女捧印、抱瓶、打扇恭 立两旁。 在天后宫的内部结构上,采用了抬梁式结构。中国古代建筑从原始社会起,一脉相承,以木 构架为其主要结构方式,并创造与这种结构相适应的各种平面和外观,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民族建 筑风格。木构架主要有抬梁、穿斗、井干三种不同的结构方式,而抬梁式使用范围广,在三者中 居于首要地位。尤其是在宫庙建筑物中,这种通过自下而上,逐层缩短,逐层加高,至最上层梁 上立脊瓜柱,最终达到抬梁减柱、提升扩大空问的作用。 在北方建筑物的内部细部特征上,枋无疑是令我极为关注的对象。因为,它不仅在建筑物中, 既是起着拉接的作用,同时又是起着承重作用的构件,

文档评论(0)

whl0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