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东省二○○八年夏季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地理试题.doc
山东省二○○八年夏季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
地理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为选择题,50分;第Ⅱ卷5至
8页,为非选择题,50分;共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答第Ⅰ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时,试题
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3.第Ⅰ卷每题选出答案后,都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
黑。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他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
1.“天上星,亮晶晶,数来数去数不清。”童谣中所说的星星,绝大部分是
A. 行星 B. 恒星 C. 彗星 D. 流星
2.元旦这一天,太阳直射点
A. 在南半球,向北移动 B. 在北半球,向南移动
C. 在南半球,向南移动 D. 在北半球,向北移动
3. 地球上纬度相同的地方
A.地方时相同 B.区时相同
C.正午太阳高度角相同 D.线速度不同
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贯穿大自然运动和演化的全过程。来自太阳的外部力量激荡着江河海流,孕育出风云变幻;来自地球内部的力量演绎着褶皱断层,营造出高山深壑。据此完成4~5题。
4.“背斜成谷”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岩浆活动 B.侵蚀作用 C.风化作用 D.沉积作用
5.下列地形地貌中,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A.喀斯特地貌 B.东非大裂谷 C.恒河三角洲 D.风蚀蘑菇
6.修建水库主要是对水循环的哪一环节施加了重要影响
A.蒸发 B.降水 C.水汽输送 D.地表径流
7.下列自然灾害中,最有可能由人类活动诱发的是
A.地震 B.海啸 C.暴雨 D.泥石流
树木年轮是气候变化的历史证据。读某地树木年轮示意图(图1),完成8~9题。
8.图中反映了该地近百年来的气候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寒冷 — 温暖 — 寒冷交替变化
B.温暖 — 寒冷 — 温暖交替变化
C.暖干 — 暖湿 — 暖干交替变化
D.湿冷 — 干冷 — 湿冷交替变化
9.在M时期,该地最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A.雪线上升 B.暖冬频繁
C.海平面下降 D.河流水灾
图2是世界某大洲局部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a区域的自然带是
A.热带雨林带
B.热带草原带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热带荒漠带
11.与 b区域气候类型的形成密切相关的因素有
①位于西风带的迎风坡 ②沿岸有寒流经过
③位于信风带的迎风坡 ④沿岸有暖流经过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每年五月下旬,山东农民纷纷驾驶收割机南下到河南参加麦收,一路北上收割小麦回到家乡。据此完成12~13题。
12.两省麦收时间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 河南降水量少于山东 B. 河南纬度较低,气温略高
C. 河南小麦品种好于山东 D. 山东农村富余劳力比河南多
13.上述现象反映出的农业生产特点是
A. 地域性 B. 灵活性 C. 季节性 D. 周期性
图3圆圈的大小代表该区位因素对工业部门的影响程度,读图完成14~15题。
14.该工业部门可能是
A. 炼铝厂 B. 电子装配厂
C. 服装厂 D. 制糖厂
15.与上述工业部门协作关系十分密切的是
A. 造纸厂 B. 石化厂
C. 钢铁厂 D. 印染厂
16.图4所示,该区域工厂分布的显著特点是
①沿主要交通线分布
②分布在盛行风的上风向
③大多分布在城市外缘
④散布于居民区和商业区之中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图5为我国部分地区图,读图完成17~18题。
17.该图显示城市Q存在
A. 酸雨现象 B. 热岛效应
C. 海啸灾害 D. 湿岛效应
18.形成该现象的主要污染物是
A. 硫氧化合物 B. 碳氢化合物
C. 二氧化碳 D. 悬浮颗粒物
图6为我国四个区域简图,读图完成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3—2024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安徽赛区)初赛试题汇编及参考答案.pdf VIP
- 住宅楼、商业楼、幼儿园等劳务分包投标方案技术标.docx
- 人体营养生理学基础.ppt VIP
- 广西科技大学-概率论 试卷期末试题及答案2.pdf VIP
- 2025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科学试题卷(含答案).docx
- 新解读《GB_T 3922-2013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汗渍色牢度》最新解读.docx VIP
- 2025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招聘考试试题.docx VIP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基础知识填空.docx VIP
- 哈工大理论力学第五章 点运动学.ppt VIP
- 高中英语语法课件 专题11 名词性从句(讲义)(原卷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