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反思与探究经济现象与博弈分析.pdf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反思与探究经济现象与博弈分析.pdf

2015年 2月 管理宇 jI Feb.20l5 第28卷 第 1期 JournalofManagement Vo1.28 No.1 反思与探究:经济现象与博弈分析 丁 一 (河南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0) 摘 要:通过对最后通牒博弈与象棋博弈的分析研究,发现受认知结构、行为习惯等非经济因素的制约,基于完全理 性人假设的经济博弈论在理论分析中得出的最优策略 ,往往与现实有较大差距,甚至截然相反,从而导致对经济博 弈论有效性的严重质疑和挑战。笔者探究了产生质疑的深层次原因以及在经济博弈论研究中呈现出的新变化与新 的研 究方向。 关键词:博弈论:实验博弈;演化博弈:研究范式 中图分类号:F224.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4—65l1(2015)ol一0028—04 自1944年JohnVonNeumann与 OskarMorgenstern 元。如果参与人乙拒绝 ,那么组织者将会收回所有钱数 合著的 博《弈论与经济行为》一书问世,到 1994年 Steve , 两人什么都得不到。那么如果你是甲,你将如何选择 Nash、JohnCharlesHarsanyi以及 ReinhardSelten三人 分配方案?甲乙均是理性经济人 .从个人利益最大化的 因博弈论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再到此后十多年间又 角度考虑,只要甲出价不为0,乙均应该选择接受 ,至 先后有ThomasC.Schelling、Erics.Maskin等十多位学 少 X0,也就是说 。乙至少可以得到一点钱 ,有总比没 者因博弈论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博弈论对于现代经 有好。然而,甲知道无论他选择什么比例的分配方案 , 济学乃至对其他社会科学研究的意义,便可见微知著。 乙只有接受 ,那么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角度考虑 ,他会 作为研究相互影响的理性行为主体进行策略选择和均 毫不犹豫地选择给乙提供尽可能少的出价 ,甚至趋近 衡问题 的科学[1].博弈论的发展不仅继承了传统经济 于0。比如甲提供 1%,此时乙不得不接受,那么甲得到 学的基本假设和分析范式 ,而且为传统经济学的研究 T-1%而乙得到 l% 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但与此同时,很多研究者发现,由 然而在实验 中,更多的甲选择的分配方案并非如 理论分析得出的最优策略往往与现实情况有较大出 此,甚至与我们博弈分析的结果大相径庭=[=}]。当参与人 入。因此,质疑该理论的声音一直未曾间断。本文 旨在 乙被分配到的出价 较小时,他们大多数选择拒绝接 通过对最后通牒博弈和象棋博弈的阐释,探析这些质 受。决策者的行为与理论分析出现不一致。在 Gtith之 疑产生的原因,讨论博弈论发展中需要完善的方面 ,并 后 ,先后又有 Roth、Prasnikar、Okuno·ujiwaraandZamir 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1991)、BohonandZwick(1995)、Croson(1996)等多位 一 、 两个博弈实验 学者进行了该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更多的甲选择相对 (一)由最后通牒博弈引发的质疑 更公平的分配方案 ,他们平均将总金额的45%分给了 最后通牒是参与博弈的一方向另外一方提出的最 乙。后来 Forsythe(1994)进行了一项相对更极端的实 后条件 ,是一种最高威胁。最后通牒博弈实验是 1982 验——独裁者博弈。在此博弈中,甲无须在意乙的反 年在德国柏林洪堡大学经济学系WernerGtith等教授 应,独“裁”地决定分配方案,但结果是乙至少得到了总 的支持下,由42名学生分两个人一组参加

文档评论(0)

kfigrmnm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