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解码伊朗大选
从5月7日候选人注册工作正式启动到6月14日选举投票结束,伊朗第11届总统选举在内外交困的情势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5050万有资格选民的投票率达到72.7%。这既是伊朗社会的又一次生动的民主政治实践,也是伊朗人对当前国家状况和未来发展路径的一次集体反思和抉择。从选举结果看,最初并不被看好的温和派候选人鲁哈尼出人意料地在首轮投票中就以简单多数顺利当选,不仅没有出现类似于2009年的选后骚乱,还激起了人们对他开启伊朗新时代的强烈期待。
大选环境:剑拔弩张的周边情势
自1979年伊斯兰革命胜利以来,因为与美国的双边关系急剧恶化,加之不适当地对外输出革命和核武器发展战略,伊朗的安全环境始终比较恶劣,今年更是险恶到剑拔弩张的地步。
美国和欧盟逐渐加大的经济制裁已经严重影响到伊朗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制裁导致的融资难、结算难和资金进出难让伊朗赖以为生的石油生产和出口收入大幅下降,通货膨胀不断加剧,失业率超过20%,引发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富人们抢购保值产品或将资产悄悄转移到国外,普通民众则普遍抱怨政府无能,走上街头抗议示威。
伊朗和以色列不对等安全威胁中的不可控因素持续增多。伊朗在过去的30多年间未同以色列发生过一次战争,仅通过援助黎巴嫩真主党和哈马斯间接地给后者制造了一些麻烦,“反以大旗”只是伊朗在伊斯兰世界占据道义高地的一张王牌,所谓的核威慑似乎是一种自卫而非进攻性手段,封锁霍尔木兹海峡更是敢想而不敢做的玉石俱焚之举,现阶段的伊朗只是以色列的政治麻烦而不是军事威胁。同样,以色列固然不乏对周边国家的空袭先例,有长距离空袭威慑的实力和经验,以色列官方也频频对伊朗发出强硬声音,强调绝不能让伊朗拥有核武器,对伊朗核设施进行袭击的军事准备已经完成。但由于无法确保在广袤复杂的条件下一次性摧毁伊朗关键的六处核设施,也惮于袭击伊朗核设施可能招致全面报复的后果,以色列现阶段的空袭威慑无疑也只是一把政治利器。不过,长期的习惯性讹诈以及敌视氛围很可能引爆一场双方都无意挑起的战争,伊朗因此始终无法、也不敢忽视来自以色列方面的任何威胁。去年以来,以色列发动了三次空袭阻止叙利亚向真主党运送先进武器。
此外,伊朗与敌对邻国间的冷和平正发展为以叙利亚为主战场的隔空角力。由于由来已久的历史恩怨以及根深蒂固的教派对立,更由于伊朗强烈的民族优越感和称霸野心,伊朗与周边邻国结怨颇深,在中东一直比较孤立。
2011年8月以来,在“阿拉伯之春”中初步站稳脚跟的卡塔尔和沙特阿拉伯等阿拉伯国家看到了削弱伊朗的机会,以海合会和阿盟两大地区性组织为平台迅速介入叙利亚内战,公开谴责巴沙尔政权并强烈要求其下台,以利比亚的名义大手笔援助叙利亚反对派,威胁把支持巴沙尔政权的真主党列入恐怖主义组织名单,积极游说欧美国家支持叙利亚反对派,既试图通过变革大马士革政权恢复叙利亚的逊尼派阿拉伯国家本色,瓦解伊朗精心构造的什叶派联盟,又间接而坚决地与伊朗争夺地区主导权,甚至为此改变了疏远以色列的政策并试图与之达成基于共同敌人的战略谅解,默许以色列空军利用阿拉伯国家领空进攻伊朗。邻国土耳其虽然反复向伊朗解释“没有恶意”,但却是叙利亚反对派最重要的根据地,也是两年来叙利亚危机持续升级的重要推手。这场争夺战的最新发展,就是埃及政府6月15日断绝同叙利亚当局的所有外交关系,敦促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在叙利亚设立“禁飞区”的相关决议。一贯得到伊朗支持的哈马斯领导人公开表示与伊朗关系紧张,并指责黎巴嫩真主党参与叙利亚内战是犯了绝大错误。
而作为这场隔空较量的另一主角,伊朗不仅深化伊叙唇齿相依的准同盟关系,真刀真枪地全方位力挺巴沙尔政权,派遣革命卫队成员增援叙利亚当局,给真主党提供导弹等先进武器,而且利用宗教纽带推动巴林、沙特、伊拉克等国的什叶派“抱团取暖”,以围魏救赵的方式多途径援助巴沙尔政权。
民众期待:严峻压力下的温和求变
为了防止内外压力下的总统选举引发类似于2009年的选后骚乱,伊朗当局对此次大选进行了严密掌控。首先,宪法监护委员会(宪监会)在候选人资格审查上大做文章,事先剔除了呼声最高的前总统拉夫桑贾尼和现总统内贾德力挺的马沙伊等重量级参选人,通过资格审查的八名候选人虽然涵盖强硬保守派、温和保守派和改革派等多个政治派别,但5∶2∶1的人数构成表现出了明显的政治倾向性,舆论普遍认为这场选举事实上已经是一场“低悬念大选”,新总统注定将是领袖能够接受的保守派人士。
其次,相关机构严格监控选举活动的各个环节。精神领袖哈梅内伊警告美国等外部势力不要插手伊朗大选,呼吁民众积极投票支持伊斯兰政权。安全机构公开指责卡塔尔情报部门向伊朗境内派出“渗透与破坏小组”,同时实行新的外国记者限制制度,监控改革派人士,强化对网络、尤其是社交网络的管控,屏蔽境外新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