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蕾,中国舞台的异数.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芭蕾,中国舞台的异数   “芭蕾”一词本是法语“ballet”的音译,这门艺术无论从其起源和发展,还是从其形式和剧目,在“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都应归入“封资修”的行列,受到严厉的批判,甚至被禁绝。可令人惊奇的是,20世纪下半叶,芭蕾在中国内地非但始终延续,而且风光无限,直至成为文化革命的利器,变作样板戏之一,创造了一种独一无二的“中国革命芭蕾”,在世界芭蕾史上留下了值得回味的浓浓一笔。   受苏联影响,芭蕾顺利进入新中国   中国的芭蕾舞,从一开始就是受俄罗斯影响的产物,不过20世纪初来中国传播芭蕾的都是白俄,也就是十月革命后被迫流亡的那些俄国人。他们在上海、哈尔滨等地开班办学,教授中国人芭蕾舞。在当时的中国,无论教授芭蕾舞还是对芭蕾感兴趣的人,大多身在租界,上海的很多白俄就住在租界里,所以,正是帝国主义的租界和流亡的“剥削阶级”,在中国孕育了芭蕾舞等西洋艺术。   芭蕾舞起源自意大利,兴盛于法国,后又发展到俄国,都是与皇家、宫廷、贵族联系在一起,可以说是典型的“封建社会”的产物;后来在美国、英国等地的创新,出现了现代芭蕾,又与资本主义社会文化的进程结为一体。   租界、白俄、皇家贵族、资本主义,哪一个都应该是革命的敌人,然而1949年后,由于苏联的巨大影响,芭蕾舞不但没有消失,反而在中国生根开花,还迎来了鼎盛时期――因为那个时代,苏联是中国学习、模仿的对象,一切都要向苏联老大哥看齐。   1954年,北京舞蹈学校成立,校长是戴爱莲,她曾在英国接受过芭蕾教育。正是这一年的2月,北京东城区香饵胡同的一座四合院里,新中国舞蹈教育的第一批教员接受了苏联专家的系统训练,拉开了中国舞蹈教育的序幕。北京舞蹈学校成立没多久,1956年便上演了第一出完整的芭蕾舞剧《无益的谨慎》,1958年又演出了《天鹅湖》,学校培养的第一位“白天鹅”是白淑湘。1963年,中央歌剧舞剧院成立,北京舞蹈学校附属的芭蕾舞剧团从此归属中央一级的文艺团体。在苏联的苦心帮助下,中国芭蕾舞不足10年就完成了初创。   革命现代题材芭蕾,苏联也有不少   谈中国的芭蕾,不能不说俄国及其之后苏联的芭蕾。   尽管俄罗斯的芭蕾传自法国,但在19世纪下半叶,欧洲芭蕾艺术的中心已经转向俄国,逐渐形成了俄罗斯学派,不但确立了一套严格的训练程式和表现形式,拥有了自己的保留剧目、表演风格和教学体系,而且《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等芭蕾杰作也相继诞生,还产生了柴可夫斯基、斯特拉文斯基这样的芭蕾音乐大师,其作品几乎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十月革命前的俄国,芭蕾艺术正处于鼎盛时期,在世界芭蕾舞坛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涌现出一批充满革新思想的编导和表演人才,可谓大师辈出,名作迭出。   十月革命后,尽管有些著名艺术家和演出团体滞留国外,转向欧美,但也有很多人留了下来,投身苏维埃政权的文化建设。他们拥有的卓越编导才能和教学水平,让苏联的芭蕾舞一直保持着世界领先地位,新作品源源不断,新创意不时产生,维系着俄罗斯学派的历史地位。   十月革命胜利初期,苏联有人提出要抛弃传统芭蕾,“无产阶级文化派”就主张取消宫廷式的芭蕾,关闭莫斯科大剧院,但是主管文化教育的苏共领导人认为这是历史虚无主义的谬论,他们既让舞蹈界保存和恢复上演传统古典舞剧,又要求创作反映新时代、新人物、新事物的新剧目。在对待传统古典剧目上,也有人力主对经典作品进行一番“革命性改造”,要改变主人公的社会地位,加入阶级矛盾。据说,曾有人为《睡美人》编写了一个新剧本,表现的是“无产阶级的第一次起义”,将王子变成了起义领袖,但并没有排演。   1927年在莫斯科演出的《红罂粟花》,是苏联第一部表现英雄主义的现实题材舞剧,其中的《俄罗斯水手舞》的音乐和舞蹈都很著名。《红罂粟花》在1949年又重新修改,还作为向新中国献礼的节目为中国领导人演出,但剧中的许多中国人物和中国情节反而引起了中方领导人的不满,认为有损中国的正面形象。   在苏联芭蕾的发展史上,肖斯塔科维奇、哈恰图良、普罗科菲耶夫等作曲大师都投身于现实题材的芭蕾舞创作,杰作不断,有的音乐至今还是世界名曲。如芭蕾舞剧《加雅涅》的音乐,便是1939年哈恰图良根据苏联领导人米高扬的建议,为亚美尼亚艺术节而创作的。1942年由列宁格勒基洛夫模范歌舞剧院首演,苏联著名舞蹈家阿妮西莫娃主演,作曲家因此还获得了“斯大林奖”。《加雅涅》的剧情是当时苏联现实题材的典型:既有敌我矛盾,也有复杂的亲情纠葛,还有浪漫的爱情,更有社会主义生活的场面。   由于苏联深受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该体系提倡演员的每次演出都应预先深入研究过人物形象的生活逻辑,真实反映生活,强调戏剧的社会使命和教育作用)影响,戏剧芭蕾曾经主导了苏联的舞台,根据普希金长诗改编的《泪泉》,还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巴黎的火焰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