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渗透互相学习.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相互渗透互相学习.doc

相互渗透互相学习 王梅军 在近年来中考物理试题中,出现了一些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的试题,旨在打破学科界限,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现解析几例2005年中考物理中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的热学题,以供同学们参考。 一、热学与生物的渗透题 例1. (05黄冈市)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解答后面的问题: 植物是我们的好朋友,它们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每一种植物都具有蒸腾作用。植物的蒸腾作用是一个水分的运输和散失的过程。蒸腾过程如下:土壤中的水分→根毛→根内导管→茎内导管→叶内导管→叶肉细胞→气孔→大气。蒸腾作用对植物体具有重要的意义:①降低植物的温度,②促进根吸收水分,③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植物一天中蒸腾作用的变化规律是:日出后,蒸腾作用随之增强,到午后三点左右达到高峰,三时以后,植物体内的水分减少,气孔逐渐关闭,蒸腾作用随之下降,日落后蒸腾作用降到最低点。如图1所示。 图1 (1)你认为蒸腾作用能降低植物及其周围环境的温度的物理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短文,影响植物蒸腾作用强弱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一棵树的树叶平均高度为5m,它一生中共蒸腾了200t水,请计算这棵树对这些水所做的功()。 解析:(1)根据短文可分析出:植物的蒸腾作用是一个水分的运输和散失的过程,因此蒸腾作用能降低植物及其周围环境的温度的物理原理是液体蒸发吸热具有致冷作用。 (2)由短文可知:影响植物蒸腾作用强弱的因素有光线强弱、温度高低等。 (3)这棵树对200t水所做的功为 二、热学与化学的渗透 例2. (05泰州市)在冬天,常会看到机动车(汽油或柴油发动机)的排气管喷出一团团“白气”。“白气”是微小的水珠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的。 (1)由“白气”可以推测,在机动车排出的气体中含有_________。 (2)根据上面的推测,结合你所掌握的知识(不限于物理知识),再写出一个更进一步的相关推测,并简要说明理由。 ①推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白气”的形成实质是由于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的。因此可以推测,在机动车排出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 (2)推测一:汽油或柴油与氧气反应,生成物中有水;理由:因为排出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推测二:汽油或柴油中含有氢元素;理由:因为汽油或柴油燃烧生成水,水中含有氢元素。 三、热学与语文的渗透题 例3. (05年南通市)俗语说“响水不开,开水不响”,开水真的不响吗?小明想对此进行研究,得到爸爸的支持。小明用圆底铁锅在煤气灶上进行烧水试验,用温度计、数字声强计(测量声音强弱的仪器)分别测量锅内水的温度、锅旁声音的强弱。测量结果如下表: 水温 t/℃ 21 40 60 70 80 85 90 95 声强级 /dB 37.5 38.0 40.5 43.4 46.8 52.9 54.4 55.2 52.8 现象 无气泡 无气泡 有小气泡产生 少量气泡上升 上升气泡增多 大量气泡上升 水面有气泡形成 更多小气泡形成,水变浑浊 沸腾 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2所示,请填写表格中的空格。分析以上信息,可知温度为_________时,响度最大。现在你对“响水不开,开水不响”这句话有什么新的理解? 图2 解析: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为99.0℃。根据表格中数据分析可知,当温度为95℃时,响度最大。同时对表格中数据进一步分析,虽然水开时声强级为52.8dB,比95℃时声音的声强级55.2dB弱一些,但并不是不响。因此对俗语“响水不开,开水不响”可理解为开水并非不响,只是相对最响的时候,声音略小一些而已。 拓展:生活中,有经验的人只要听到水壶里的响声,就可以判断出水是否烧开了。响声较大时,水并没有烧开,而过一会儿响声变小时,水则真的开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当水烧到约50℃时,会发出“咝咝”声,这是壶底部分水先受热,溶解在水中的空气受热膨胀,形成小气泡,附着在底部及侧壁上。继续加热时,这些气泡的体积增大,周围的水蒸发变成水蒸气进入气泡。随着温度不断升高,气泡在浮力作用下上升。这时,容器内的上部温度比下部低,因此,上升过程中气泡的体积会变小一些,所受的浮力也逐渐变小。气泡在上升过程中,大部分在水的压力作用下没来得及浮到水面就发生破裂,并伴随着“咝咝”的响声。这些声音由水传至壶体,使壶体与之共鸣,所以引起的响声较大,但此时水并没有开。这就是“响水不开”的道理。当水烧开以后,由于容器内上下部的水温相同,壶底部的水汽形成的气泡脱离容器后,在上升过程中不仅不会破灭,而且由于周围的水汽不断地补充

文档评论(0)

wsh12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