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年福建高考历史学科试题解析和启示
上杭一中 丘建元
一.选择题部分(按文科综合试卷原题序号)
13. 《说文解字》解读为:“大册也。”今人认为似手捧册置于架上。该释读与下列记录文字信息材料相关的是:
A.甲骨 B.丝帛 C.竹木简 D.石碑
解析:本题考查纸的发明之前人们记录文字信息材料问题,生活性强。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物有一定重量但又不会太重,“似手捧册置于架上”,从而得出“竹木简”这一答案。备选项中“甲骨”是商朝时期的记录信息的载体,从考古发现来看,其记录的信息量较小,而且主要记录的大多是占卜信息,没必要用“的著作,他那时代离商朝灭亡已经有一千多年;“丝帛”太轻,没必要用“ 石碑”太重,一般不可能用“
本题关键在于考生不知道《说文解字》是何时的著作,似有超纲之嫌。
14.《隋都城图》题记:“畦分棋布,闾巷皆中绳墨,坊有墉(墙), 墉有门,逋亡奸伪无所容足。而朝廷官寺、民居市区不复相参,亦一代之精制也。”由此可见,隋都城的设计重在
A.打破市坊的空间界限 B.便利居民的交通出行
C.加强官府的严格控制 D.促进城市的商业活动
解析:本题考查隋唐时期城市管理问题。材料虽是古文,但文字障碍并不大,从材料可知,当时实行坊市分离,管理严格。从关键信息“逋亡奸伪无所容足”可知其设计意图为“加强官府的严格控制”。其余选项迷惑性不强,可以排除。
15.《司马光奏议》载:“,“夫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公家之利,舍其细而取其大,散诸近而取诸远则商贾流通矣,农、工商贾皆乐其业而安其富,则公家何求而不获乎?”在这里,司马光
A.坚持“重农抑商”政策 B.指出促进商业流通的重要性
C.提出“农本商末”观点 D.说明保持社会稳定的必要性
解析:本题考查北宋司马光的经济思想,结合北宋时期商品经济较大发展的知识背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可知答案为B。其余选项不难排除。解答本题时不要先入为主,乱贴标签,看到司马光就想到他“反对改革,保守顽固”,进而给他扣上“反对社会进步、反对商品经济”的帽子,这是历史学习的大忌。我想,命题专家出这一试题的意图也在于此。
16.虽成“空壳”,但仍作为辛亥革命成果象征的是
A.中国同盟会 三民主义 B.中国同盟会 中华民国
C.三民主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解析:2012年是中华民国成立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100周年,本题旨在考查辛亥革命的这两大成果,具有很强的纪念意义。结合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一系列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如“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可知答案为D。备选项中的“三民主义”和“中国同盟会”是革命准备时就有了,前者是革命的目标和方向,后者是革命的政党组织,一般不能作为“辛亥革命成果象征”。
17.学者殷海光在论及五四运动时,认为它以iconoclasm(打倒偶像)和enlightenment (启蒙)为动力,是一场“中国知识最光荣的运动”。在他看来,这场运动主要倡导
A.自强与求富 B.进化与革新 C.改良与革命 D.民主与科学
解析:本题从思想解放角度考查“五四运动”即“五四新文化运动”。命题专家将近年来历史研究新成果应用到高考试题中,重新解读“五四运动”,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解题时,要理解材料中两个英文单词的内涵,结合新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即可选D。其余选项不符合这一时期阶段特征:A项是洋务运动时期,B项是维新运动时期,C项是辛亥革命时期。
18.通过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新中国
A.发挥了大国应有的政治影响力 B.促成了“ 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
C.确立了不结盟运动的领袖地位 D.巩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内部团结
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活动,属于基础知识题。解题时,考生必须熟悉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的相关基础知识(如召开时间、参加国、会议内容等),结合这一时期(20世纪50年代中期)历史阶段特征,排除与这两次会议无关的选择项即可选出正确答案A。
19.15世纪学者奇诺说:“这是一个黄金时代,(在佛罗伦萨)几乎所有以前消失的自由科目,如诗歌、雄辩术、绘画、建筑、雕塑、音乐都复活了。”这反映了在该地
A.希腊罗马文化开始兴起 B.人文精神得到传承
C.宗教改革思想开始转播 D.启蒙思想影响巨大
解析:本题通过新情景考查文艺复兴这一知识点。解题时要注意材料信息中几个关键词:“15世纪”、“ 佛罗伦萨(不知它在哪的考生亏大了)”、“ 以前消失”、“ 诗歌、雄辩术、绘画、建筑、雕塑、音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