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健脑通络膏方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研究.pdf
第30卷 第22期 甘肃科技 Vo1.3O Ⅳ0.22
2014年 11月 GansuScienceandTechnology Nov.2014
健脑通络膏方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研究
张 倩,孙 薇 ,杨建波,徐金凤,魏建刚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脑病二科,新疆 乌鲁木齐830000)
摘 要:观察健脑通络膏方对脑梗死恢复期息者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其对血脂、超敏 c反应蛋白、颈动脉斑块
积分的作用机制。将符合中医中风病肝肾亏虚兼痰瘀阻络证,又符合西医脑梗死恢复期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随
机分为治疗组 (健脑通络膏方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规范化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
础上加用健脑通络膏方,两组疗程均为28d。两组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中医症候评分、NHISS评分来评定其疗效,两组
治疗前后检测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并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计算颈动脉斑块积分。两组均能降低脑梗死恢复期患
者的中医症候评分、NHISS评分,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能降低治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血脂、超敏C
反应蛋白,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颈动脉斑块积分比较均有下降,但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无
显著统计学差异 (P0.05)。健脑通络膏方治疗肝肾亏虚兼痰瘀阻络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临床疗效显著 ,能改善血脂、
超敏C反应蛋白及颈动脉斑块积分、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血脂、减轻炎性反应及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有关。
关键词:脑梗死;健脑通络膏方;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颈动脉斑块积分
中圈分类号 :R743.3
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它属于 1.2 诊断与病例选择标准
中医中风范畴,其中缺血性 中风约 占87 ”。积极干 1.2.1 西医诊断标准
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减低 中风致残率,与中风急 参照 1995年 中华医学会全国第 四次脑血管病
性期救治同等重要 。笔者临床应用健脑通络膏方治 学术会议修订的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诊
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疗效确切 ,其作用机制需积极 断标准翻为例 ,(1)常于安静状态下起病 ;(2)多无明显
探讨。 头痛和呕吐;(3)发病可较缓慢 ,可逐渐进展 ,或呈阶
段性进行 ;(4)发病后意识清楚 ;(5)有颈 内动脉系统
1 资料与方法
症状和体征;(6)头颅 CT扫描有梗塞灶。
1.1 性床资料 1.2.2 中医诊断标准
6O例病例均来 自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 中医医 参照中药新药治疗 中风病 的临床研究指导原
院脑病二科 2010年 1月至 2013年 12月的住 院患 则的诊断与辨证标准IS1。明确诊断为中风 (动脉硬化
者 .均符合脑梗死恢复期中医辨证属肝肾亏虚兼痰 性脑梗死)且 中医辨证属肝肾亏虚兼痰瘀 阻络证
瘀阻络证纳入标准。借助于 SPss软件产生随机数 者 ,主症 :半身不遂 ,神识 昏蒙 ,舌强言蹇或不语 ,口
字表 。依据数字表将 60例患者按 1:1随机分为治疗 眼歪斜 ,偏身感觉异常 ;次症 :头晕眼花 、耳呜、健
组 (健脑通络膏方)与对照组 。病例中治疗组 :男性 忘、夜尿频多、腰膝酸软,头 昏重,口粘、咳痰、舌质
16例 。女性 l4例 ;年龄最大75岁,最小45岁,平均 淡紫或有瘀斑 。苔 白或白腻。脉沉细涩。具有 2个主
年龄 (57.4~10.73)岁 ;对照组 :男性 l7例 。女性 13 症 以上同时结合舌、脉、诱因、先兆、年龄等即可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