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性痴呆的中医证候观察和分型.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成立大会 经过此次研究,验证并优化出“言谈不知首尾,时作时止”,“转盼遗忘”,“语后便忘, 回忆不能”,“神思不聚”,“持筹握算差”,“犹豫不决”,“言语懒”,“言语如凝”,“言善误”, “兴趣索然”,“思维迟钝”,“反应迟钝”,“忧愁思虑”、“肢体笨拙”,“步履迟重”等24项轻度 认知障碍中医术语,能较全面的描述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状态,所用术语与痴呆术语有较好 的区分,可以运用于血管源性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核心症状描述,但此项工作处于起步阶段, 尚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仍需继续挖掘古籍,并扩大样本进一步观察,验证。 参考文献 【l】金香兰,张允岭,韩振蕴,等.痴呆前轻度认知障碍的相关中医术语探讨阴.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31(3):158.161. 【2]石玉如,张允岭,戴中,等.腔隙性脑梗死认知缺损证候学观察与分析叨.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29(5):350—354. 血管性痴呆的中医证候观察与分型 宋立公田立刘晓婷 潍坊市中医院中风二科(山东潍坊261041) 摘要:目的把血管性痴呆(VD)的证侯分两大类:核心证候和边缘证候,观察核心证 候与中医辨证的关系.中医辨证分虚实两型:肝肾亏虚、髓海不足;痰瘀阻络、蒙蔽清窍. 方法将80例轻、中度血管性痴呆患者分为虚证实证两组。对血管性痴呆肝肾亏虚、髓海不 足和痰瘀阻络、蒙蔽清窍证进行证候症状学分析,分析其核心证侯和边缘证候。结果实证 组与虚证组在痴呆病程上无显著性差别。卒中病程则虚证组略长于实证组,但无显著性差别. 首次卒中后痴呆发病时问上虚证组明显晚于实证组.发病前卒中次数虚证组明显多于实证 组.虚实两组患者中,核心证侯有显著性差异,实证组明显高于虚证组的主要表现为阳性症 状;实证组明显低于虚证组的则主要表现为阴性症状.结论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证候演变与 中风的演变规律一致.肾虚,痰瘀内阻是VD发病基础。病之初起,以痰瘀阻络、蒙蔽清窍, 标实为主;随着疾病日久,痰瘀互结,或中风反复发生,则以肝肾亏虚、髓海不足,本虚为 主.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中医证侯分型 l研究方法 1.1中医辨证分为虚实两型:虚证:肝肾亏虚、髓海不足:头晕耳鸣,颧红盗汗,毛发 焦枯,肌肤不荣,筋惕肉惊,骨软痿弱,虚烦不得眠,躁扰不宁,两目干涩,舌淡红苔薄白 或少苔,脉沉细弱或细数,两尺无力。实证:痰瘀阻络蒙蔽清窍:头重如裹,嗜卧懒动, 面色晦暗,腹胀痞满,语言颠倒,肢体麻木不遂,口干不欲饮,舌淡,苔厚腻,脉弦滑。 1.2将VaD的特征性表现作为核心证候,如现神情呆滞、表情淡漠、精神抑郁、神疲倦 怠、反应迟钝、善忘、思维缓慢、理解力差、言辞贫乏以及个性和行为精神症状;而把其他 繁多的其他症状及二便、舌脉象等列为周边证候,作为辨证分型的依据,如头晕、气短、便 干便难头、昏沉、腰膝酸软、口多粘液、痰多而粘、喉间痰鸣、呕吐痰涎、头痛、口唇青紫、 面色晦暗、肢痛、颜面麻木、手麻足麻、视物模糊、手足心热、手足肿胀、两目干涩、耳鸣、 尿后余沥等等。同时为了尽可能避免卒中证候的干扰,剔除了一些典型的卒中证候,如半身 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舌麻、吞咽返呛等。本研究没有对纷繁复杂周边证候进行详细研究, 主要是由于这些证候与痴呆的相关性仍有争议:尽管多数中医研究都认为两者有密切的因果 关系,但盛彤等H堆测单纯通过中医证候预测未来认知损害的可能性极小,可能的途径是将二 者结合,即通过已经存在的认知损害和中医证候预测未来认知功能的变化。 9l 2008年全国中医脑病学术研讨会 2结果 2.1虚实两组发病过程的比较,见表l 表1虚实两组卒中病程和痴呆病程比较(z士s) 2.2虚实两组与核心证候的发生比例,见表2 表2虚实两组与核心证候的关系(X士s) 3.},-J论 目前大多数血管性痴呆的中医研究都采用1997年田金洲等制订的血管性痴呆中医辨证 量表,分为肾精亏虚证、痰浊阻窍证、瘀血阻络证、肝阳上亢证、火热内盛证、腑滞浊留证、 气血亏虚证七型。我们在选择辨证分

文档评论(0)

wuhuaiyu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