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频调谐器的作用 高频调谐器俗称高频头,其作用为: 1. 调谐选台 选择所需接收频道的电视信号。 2. 频率变换 将高频电视信号变换成中频电视信号。 我国规定图像中频为:38 MHz 伴音中频为:31.5 MHz 色度中频为:33.57 MHz 这三个频率的关系如图所示。
选择所需收看频道时要求本振频率必须保持对所接收频道信号的跟踪状态。 3. 信号放大 放大接收频道的电视信号。 二、高频调谐器的性能要求 1. 频率范围 VHF高频头(简称V头),能接收1 ~ 12频道电视节目。 UHF高频头(简称U头),能接收13 ~ 68频道电视节目。 全频道高频头,能接收1 ~ 68频道电视节目。 CATV高频头,能接收1~ 68频道电视节目和增补频道电视节目。 2. 通频带 通常为8 MHz。 3. 选择性 8 MHz内频率特性平坦,两边频率特性陡峭,以更好接收本频道信号,抑制邻频道干扰。 4. 功率增益 约20 dB。 5. 噪声系数 小于8 dB。 6. AGC特性 大于或等于20 dB。 7. 本振频率稳定性 黑白电视机,本振频率漂移小于0.2%。 彩色电视机,本振频率漂移小于0.05% ~ 0.1%。 三、高频调谐器的分类 1. TDQ-1型电调谐高频头 TDQ-1型是我国最早引进生产的国产化电子高频调谐器,电路比较简单,由于采用常规小型引线元件,体积较大,仅在早期的国产化彩色电视机中还能见到。 2. TDQ-2型电调谐高频头 TDQ-2型是1984年引进的国产化电调谐高频头,应用于老式国产化彩色电视机,目前维修工作中有时还能见到,其外形如图所示。
3. TDQ-3型电调谐高频头 TDQ-3型是1985年后引进的国产化电调谐高频头,由于采用了大量的微型片状元器件,其外形总体尺寸在TDQ-2型的基础上大大缩小,如图所示,这种超小薄型化的产品可以适应高密度安装的要求,被较为广泛的应用于多种彩色电视机中,是目前维修工作中能见到的较多的型号,随着引进时间和引进型号的不同,又可将其分为TDQ-3A、TDQ-3B、TDQ-3C等类型,但主体结构及工作原理大体相同。
4. CATV高频调谐器 CATV高频调谐器在外形上与TDQ-3型很相似,其突出的特点是不仅能接收用正规电视频道传送的各套电视节目,而且能接收用增补频道传送的电视节目;比一般的TDQ-3型全频道电子调谐器多一路输入回路和高放输出双调谐回路;采用集成电路TDA5330T来完成三个频段的本振、混频和中频放大。下表对新的CATV高频头和旧的TDQ-3型高频头在VHF-L段和VHF-H段的频率覆盖进行了比较。 新、旧高频电子调谐器频率覆盖对照表
VHF-L段的频率覆盖
VHF-H段的频率覆盖
全频道高频头
48.5 ~ 92 MHz(DSl ~ DS5)
167 ~ 223 MHz(DS6 ~ DSl2)
CATV高频头
48.5 ~ 167 MHz(DSl ~ Z7)
167 ~ 470 MHz(DS6 ~ Z37)
5. 数字信号高频调谐器 数字信号高频调谐器简称数字高频头,主要应用于近期推出的有线数字电视机顶盒和即将推出的数字电视机中。无论是从外形还是从内部功能看,都与模拟电视机中的高频头有许多相似之处。所不同的是:数字高频头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都是数字码流,或称其为视、音频广播数据码流;数字高频头的另一个特点是,在一个8 MHz带宽的模拟信道中常常混有6 ~ 10套数字节目的视、音频码流和相关数据流,这就使数字高频头所能提供的电视节目套数高达几百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典型单元操作案例.ppt
- 典型的串行通讯标准是RS232和RS485.doc
- 典型局域网设计实例A.doc
- 点检项目意义.doc
- 点视媒体(CTS).ppt
- 点线投影_111302393.ppt
- 电池基础知识培训材料.doc
- 电传动控制系统.doc
- 电磁波测距基本原理.doc
- 电磁场与公众健康(移动电话与基站) 信息产业部通信电磁兼容质量监督检验中心.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