俸米、米商和京城旗人社会--兼议清代八旗衰落的原因.pdfVIP

俸米、米商和京城旗人社会--兼议清代八旗衰落的原因.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帝逊位与民国肇建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俸米、米商与京城旗人社会 ——兼议清代八旗衰落的原因 刘凤云 俸米是由我国古代社会由国家以实物形式发给统治阶级的俸禄,在清代,享有俸米的除 了贵族、官僚之外,便是被编入八旗的满蒙汉军,他们统称为“旗人”,这些俸米是通过运 河以漕粮的方式被运送到京城以后再发放到个人手中的,而京城不仅是贵族、官僚的集中的 城市,更是八旗旗人的聚居之地。所以,本文将对运到京城的漕粮在变成旗人俸米之后其流 通过程进行考察,探讨在旗人俸米如何从旗人手中到了商人手中?如何从其生活必需的食物 变成经济流通的中的金融媒介?它在旗人生计中产生过怎样的作用?对旗人社会又发生了 哪些影响?以及国家救助为何失败? 一、八旗俸米与寄生的米商 清代视八旗为国基,以优厚的俸禄作为其生活的保证,八旗自王公贵族到披甲兵丁例有 俸米。诸如八旗兵饷,“京师前锋、亲军、护军、领催、弓匠长月给饷银四两,骁骑铜匠弓 匠月给银三两,皆岁支米四十八斛,步军领催月给饷银二两,步军一两五钱,铁匠一两至四 两,皆岁支米二十四斛,炮手月给银二两,岁支米三十六斛。”z在清朝每年运往京城的四 百万石漕粮中,逛’八旗俸米的支给当是一个不小的数目,而对于个人而言,清廷规定的俸米 额度也是丰腴的。所谓“我朝自开国以来,额设八旗甲兵,按月支给银米两项,原使各兵丁 关支银两可以制备衣甲,给领米石足以养赡身家,立法至为周备。”》 为了保证八旗人等支领方便,俸米的发放之地分为两处,一处在通州的中仓、西仓,另 一处在京城的十一大粮仓。按规定,“宗室王公及公侯伯世职并文职三品以上、武职二品以 上及通仓看仓兵饷米,均在通州中仓、西仓支领,其文职四品以下武职自三品一下世职自子 男以下及笔帖式、骁骑校、护军校、亲军校、前锋校俸米及兵丁饷米在京禄米、南新、旧太、 海运、北新、富新、兴平、太平、万安、裕丰、储济等十一仓分季轮流就近关支。”分仓的 原则是按照官员品级及爵位,责族及高级官员在通j,f-1支领,下级官员及甲兵等在京城支取, 这是考虑并照顾到普通旗人的支取成本问题,使之得以免除脚费的花销,就近支领。 在时问上原定一年发放两次,“办理春季俸米自二月起,秋季俸米自八月起,旗员限二 个月,汉员限四十曰,按限放完。”W“上三旗包衣应放米石各随本旗放米月份开放,由户 部按照城内禄米南新旧太海运北新富新兴平等七仓分派二旗,城外太平万安裕丰储济等四仓 分派一旗,挨定仓口次序,于每月初一日预定三仓挨陈定厥座,令该三旗分往关支,一旗 ①《清朝文献通考》卷42.国用凹。 ②“漕粮各省原额正兑米三百三十万石,改兑米七十万石。”见《清朝文献通考》卷43,国用考氕。 ③《清仁宗实录》卷250,嘉庆十六年十一月丁酉。 ④《钦定广部则例》卷15,仓庾一,各官支领俸米。同治四年奉。 1009 清帝逊位与民国肇建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甲米统在一仓承领。”① 并进行支领的制度性规范,规定,“各旗应领甲米令本旗都统、副都统先期核明所属各 佐领管领下应领米数人数,造船咨送户部札仓,转行仓场,俟开仓之日,令每月所放三旗之 都统,将该旗应领米石无论满洲、蒙古、汉军、包衣共分作十五起陆续关支,每起约领十余 个佐领,管领之米仍每起更番派拨,贤能章京一员领催四名,并应食米兵丁内挑派三四名, 令其跟同赴仓领米,限一月内放完,限外不完,将监放之都统及查仓御史并该仓监督均予议 处。”@ 不难看出,清朝从俸米的额数到发放程序与方法,应该说都是采取对旗人最优为标准。 但正是其优裕的制度给旗人带来了内在的损害,这就是八旗俸米例有盈余。 康熙时“八旗兵丁每人所得四十斛之米,人口多者适足养赡,入口少者食之不尽必至售 卖,”所以康熙末年,曾有“与其(使八旗甲兵等)自仓运出,费脚价而复行转卖,不若计 E1支放,余者照时价给银于兵丁”之旨意。3可见,八旗人等按月所得饷米“常令充赢”, 为满足城市生活不断增大的日用开销,旗人往往需要将家中充赢的多余米粮拿出卖掉,以兑 换银两。于是,一些买卖俸米的米商应运而生,他们依附或者说寄生于八旗俸米上的一类商 人。 这些经营米业的铺户,称“米铺”,又称“老米碓坊

文档评论(0)

wuhuaiyu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