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五四制)沪教版语文八上《青玉案_元夕》word说课稿]课件.docVIP

2015(五四制)沪教版语文八上《青玉案_元夕》word说课稿]课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玉案·元夕》说课稿 何晋韵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写的《青玉案·元夕》。 一、说教材。这首词出自粤教版《唐诗宋词元散曲》第三单元“漫步宋词”第16课“辛弃疾词三首”,是一篇基本阅读课文。词作为宋代最鲜明的文学样式,词人辈出,佳作也多于繁天之星。而选修本在编写教程时,基本阅读部分仅选取了柳永、苏轼、李清照和辛弃疾四位词人的作品。前两者分别代表了北宋时期婉约和豪放的最高峰;后两者分别代表了南宋时期婉约和豪放的最大成就者。《青玉案·元夕》是一首豪放、婉约兼具的佳作。写的是元宵灯会的盛况,写花灯、烟花、龙灯,写贵族妇女的盛妆丽服和欢声笑语,形式上是婉约的。但表现那人自甘淡泊、不同流俗的品格,寄托作者不同流俗的理想人格,表明不与媚敌求荣的主和派同流合污、坚持抗敌报国的正义立场,可谓寄劲于婉,寓刚于柔。通过此词的学习,我们就可以感知辛弃疾那慷慨激昂的爱国情怀。 虽然前面学习了许多唐诗和宋词,学生对诗词鉴赏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和技巧,但对于本首词来讲,我还是会把背诵及鉴赏词的意境作为知识目标;把品味词的语言、鉴赏词中的艺术形象及分析表达技巧作为能力目标;把学习辛弃疾的爱国主义精神作为德育目标。由于词中塑造了“那人”形象,具有一定的喻示意义,风格方面主要呈现为婉约形式,但婉约中寄寓着豪放,因此,我把这两点作为教学难点,把引导学生鉴赏词的意境和表达技巧(怎样塑造)作为教学重点。 二、说教法与学法。我所带的两个班,一个是物理班,一个是地理班,虽一字之差,素质和学风却相去甚远。就物理班而言,在做到知人论世和品读的基础上,我会采用练习法的教学方法,将课文问题化,以实现教学目标。对地理班来说,我会沿用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一读二看(看标题、看作者、看注释)三品(语言)四析(形象与技巧),最后再来归纳主题和风格特色。这种方法虽然陈旧,但熟能生巧,也能使地理班的大多数学生懂得如何鉴赏诗歌。 三、说教学过程(以地理班为例) 1、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李清照的《永遇乐》,这首词通过回忆“中州盛日”的元宵,与今日元宵的凄凉的对比,抒发了身世之感和家国之悲。今天我们来学习另一首同样写元日的词——辛弃疾写的《青玉案·元夕》,看看作者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温故知新;为两词对比作铺垫) 2、读。①先听录音(感受情景);②齐声朗读(披情入文);③自由朗读,④集体背诵 (读是鉴赏诗歌的第一要诀,只有读懂了,才能正确地鉴赏诗歌) 3、看 ①看标题:“青玉案”是词牌名。出自东汉《四愁诗》“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又名《横塘路》、《西湖路》、《青莲池上客》等。双调,六十七字,仄韵。“元夕”是题目,交代了写作内容。 ②看作者: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北宋已沦亡十多年,出生地早已被金兵占领。他21岁时就在家乡组织了一支两千多人的起义队伍,投入抗金斗争。次年率领队伍参加耿京为首的农民起义军,任掌书记。之后,他建议耿京投归南宋,耿京采纳了他的建议,派他与南宋联系。当他南下时耿京被叛徒所杀,义军溃散。他在归途中得知此事,率50多人闯入金营,生擒叛徒,解至建康献给宋高宗。从此,在南方任事,将恢复中原的希望寄托在南宋统治者身上。到南方后,先后任江阴签判、建康通判、滁州知州、江西提点刑狱、湖北湖南转运副使、潭州知州、兼湖南安抚使。后被免职,闲居江西上饶。1187年,又被起任福建提点刑狱,代理安抚使。后又被谏官弹劾罢官,回上饶,徙居铅山。一住八年,1203年,起用为绍兴知州,兼浙东安抚使,知镇江府。1207年,回到铅山,9月病卒。 他生活的时代南宋朝廷一直存在对金妥协和坚决抗金收复中原的和战之争。辛弃疾是主战派,有出将入相之才,智勇兼备,一生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力主恢复,矢志不渝。但南宋小朝廷长期由主和派把持朝政,对主战派多般排挤打击,对辛弃疾这样的爱国志士,始终不敢放手使用,使一生不得重用,最终抱憾而终。 辛弃疾是南宋爱国词派的代表,是两宋豪放词派的代表,是宋词的集大成者。著有《稼轩长短句》,流传至今的词作有620多首,数量居两宋词家之冠。他的词继承了苏轼开创的豪放词风,把爱国词创作推向顶峰。他的词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充满同仇敌忾的爱国热情。还吸取婉约词蕴藉细腻的长处,兼容众体,吸取各家之长。在豪雄英伟之气为主的同时,也不乏妩媚、清丽、娈婉之作,兼有俚俗幽默之词。形成以豪放沉郁为主的多样化的艺术风格,“足以领袖一代,雄视百家”。 ③看注释,根据课文的注释进行文本解读,进而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4、品语言(以思考题形式探究)(答案见课件) (1)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这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2)“宝马雕车香满路”“笑语盈盈暗香去”这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文档评论(0)

shenlan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