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病的治疗.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风湿病的治疗.doc

风湿病的中医研究现状与展望 王世彪 风湿病是一类以疼痛为主要症状,累及骨、关节、肌肉、皮肤、血管等组织的疾病之总称。其包括范围甚广,相似于现代医学的类风湿性关节炎(以下简称类风关)、强直性脊柱炎、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感染性关节炎、风湿性肌炎、痛风、皮肌炎、动脉炎、干燥综合征、红斑狼疮、骨质增生症、骨质疏松症以及软组织损伤等疾病。《内经》早就将以上疾病归为一类,属痹病范畴,亦称风湿病。“风湿病”一名首见于《神农本草经》。《汉书?艺文志?五脏六腑痹十二病方三十卷》注为:“痹,风湿之病”。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一书中多处论述了风湿病的症状和治疗。如在《痉湿暍病篇》曰:“病者一身尽痛,发热,日晡所剧者,此名风湿”。后世医加也有将痹病称为风湿病者。医学发展至今,中西医对这类疾病的认识越来越接近和统一。 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近年来举行了11次全国性专题学术研讨会,交流经验,组织协作,深入科研,使痹病的诊断、治疗和科研工作,逐步规范化、标准化,并对本类疾病的诊断、治疗、疗效评定标准进行了修订,专家们还研制了痹病系列中成药(寒湿痹冲剂、湿热痹冲剂、尪痹冲剂、寒热错杂痹冲剂、瘀血痹冲剂),这些新药已由本溪第三制药厂批量生产,经过近10年的临床推广应用,证明疗效可靠,安全无毒,是目前比较理想的药物;其他如益肾蠲痹丸、昆明山海棠、雷公藤制剂、风湿安、腰痛宁胶囊、消尔痛酊、狗骨胶注射液、风湿药液、外用药膏(如雷公藤、祖师麻)等新药也已批准投产。由该学会和全国中医理论整理研究会主编,全国几十名专家参加编写的《痹病论治学》、《实用中医风湿病学》、李济仁等编著的《痹证通论》、李志铭编著的《痹证论》、陈德济主编的《中医风湿病学》、娄玉钤主编的《中国痹病大全》等专著已相继出版,这无疑对痹病的临床治疗及科研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近年来,对风湿病的中医药研究报道很多,现从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两方面作一介绍。 一、临床研究 随着对风湿病的深入研究,在已往对本病病因病机认识的基础上,除强调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的外邪说外,许多医家重视正气虚弱、卫表不固、气血不足、肝肾亏损等在本病发病中之作用。如谢海州报道本病先因脾胃虚弱,肝肾亏损,气血不足,阴阳失调,复感外邪,内外相合,才成本病。朱良春认为,先有阳虚,病邪遂乘虚踞经隧,气血被阻,壅滞经脉,深入骨髓,胶着不去,痰瘀互结,凝滞经脉而成顽痹。焦树德认为,肾虚寒邪入骨,复感三邪,内舍肝肾而致本病。王承德认为,本病由外邪引起者不少,然风、寒、湿、热、痰浊、瘀血由内而生,如阳虚生寒,阴虚生热,血虚生风,脾虚生湿,久为痰浊,气虚生瘀,风、寒、湿、热、痰浊、瘀血从内而生,阻闭经络,留滞关节,痹病乃作。汪明忠对786例类风关的病因病机进行了分析,其原因不明的占39.9%,受寒湿者19.5%,产后发病者占9.5%,余与家族史、外伤、感冒、感染、劳累有关。辨证分型,风热型占34.5%,血瘀型占32.8%,湿热型占12.8%,虚寒型占19.8%。陈之才对200例类风关诱因进行了调查,受寒冷致病者66例,受潮湿致病者33例,外伤致病者27例,产后14例,无明显诱因者63例,还观察到辛劳、荣卫不足、气血亏损、肝肾虚弱复感风寒湿冷诱发本病者占47%。调查的结果表明,本病多由正气不足,复感外邪,内外相合所致。 对风湿类疾病的治疗目前仍以辨证治疗为主,有以专病用专方再辨证加药,也有用验方单味药者,还有采取药浴、针灸、按摩、药棒、磁疗、蜡疗、水疗、激光、音乐脉冲电疗、气功等多种治法者,都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以下就常见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风湿性关节炎、骨质增生、骨质疏松、硬皮病、皮肤炎等的临床研究作一综述。 1、类风湿性关节炎 中医将类风关称为“白虎历节”、“痛风”、“骨痹”、“顽痹”、“尪痹”等。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是国内外疑难课题,目前仍无很理想的治疗手段和药物。 类风关辨证多属本虚标实。本虚宜补益,标实宜祛邪,多采用标本同治。朱良春以蠲痹六虫汤(全蝎、蜈蚣、蜣螂、蕲蛇、蟄虫、蜂房等)为基本方,再辨证加药,治疗157例,取得较好效果。焦树德报道以补肾祛寒治尪痹为主,再辨证加药,治疗本病,效果较满意。王为兰将本病分为急性发作期和稳定缓解期两类。对急性发作期热胜型,治以清热解毒,通络化瘀,搜剔经络;寒胜型,治以温补散寒,通络化瘀,搜剔经络。稳定缓解期,治以强肾壮骨养血舒经,祛痰化瘀,搜剔经络,取得较满意的疗效。谢海洲以扶正培本法为主治疗类风关60例,临床治愈6例,显著好转28例,好转2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3%。严碧玉报道治疗老年类风关急性期用复方雷公藤Ⅰ号(雷公藤、黄柏、苍术等制成

文档评论(0)

docind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