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平衡重式叉车驾驶室护顶架性能测试.pdf
EquipmentManufaetringTechnologyNo.7,2011
平衡重式叉车驾驶室护顶架性能测试
刘佰昂,徐 俊,张召春,陈 敏,冯国庆
(三一集团车身研究院,湖南 长沙410100)
摘 要:介绍了平衡重式叉车驾驶室护顶架的性能测试装置、性能测试步骤、验收准则,按照 ISO标准进行驾驶室护顶
架性能测试,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驾驶室护顶架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平衡重式叉车;动栽试验;冲击试验
中图分类号:TH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45X(2011)07-0014-02
随着港 口集装箱运输和钢圈叉运的不断增加 , 水平置于座椅上,然后进行测量。SIP测定装置水平
平衡重式叉车因操作灵活,适用性强 ,已成为港 口的 杆后40mm处为SIP点(如图1)。
主要叉运、堆放设备。由于叉车属于高起升乘座式控
制式工业车辆,当货叉高升起货件时,为防止货件意
外地落下而伤害驾驶员 ,保证驾驶员操作过程中的
安全,是平衡重式叉车驾驶室设计中需考虑的主要 测定装置
问题之一 ”【。
定点 1
为了保护平衡重式叉车驾驶员免受落物的伤
害,需要在驾驶室增加司机护顶架,该装置统称为落
物保护 结构 (FOPS,Failing—ObjectProtectiveStruc—
tures)o
随着国际上对工程机械安全性能的重视,安装 图 1 SIP点检测
护顶架装置已成为许多国家对叉车的强制性的安全 一 般可以根据经验估算SIP点,将座椅调至中心
要求。并且对这些护顶架装置制定了严格的性能要 位置,座椅中心线超出坐垫 10mm处为SIP点。
求标准,主要包括 ISO3449土方机械落物保护结构 1.2 护顶架动载试验
实验室试验和性能要求、ISO3164土方机械保护结 根据现行的标准[21,动载试验 目的是为了确定驾
构的实验室鉴定 挠 曲极限量的规定、ISO3691机动 驶员正上方护顶架抵抗永久变形的能力。其试验所
工业车辆 安全规范 ,分别对应的国家标准为 GB/T 需设备和实验要求主要包括:
17771、GB,T17772和 GB,T10827。 (1)边长为300mm、质量为45kg的正方形冲击
面,冲击面由橡木或相同密度的材料制成,厚度不小
1 性能测试标准 于50mm,棱角和棱边有 10~15mill的圆角;
(2)试验物体置于 自由下落的位置,其冲击面基
平衡重式叉车起升高度为4000mm,适用于 本平行于护顶架的顶部,避免试验物体的角或棱边
GB/T5143—2008标准要求2【】。该标准详细规定了护顶 撞击护顶架;
架的检测设备、测试程序和验收标准等内容。 (3)试验物体在距离护顶架顶部上方 1.5m高
1.1 司机座椅标定点(SIP) 处下落 10次,第一个下落点处于SIP点的正上方,其
司机座椅标定点(sIP)是驾驶室护顶架动载试验 余 9个下落点应均匀的分布在以第一个下落点为中
和冲击试验时的参照点[3】。试验之前,需首先标定SIP 心的600mm的圆周上,其中,9个下落点中的第一
点。SIPi贝0定时,首先把SIP测定装置顺着座椅的中 点,应位于护顶架的正前方。
心置于座椅上 ,推顶向靠背垫,并使装置顺向调整且 护顶架动载试验结果测量及性能要求如下:
收稿 日期:2011-04—17
作者简介:刘佰昂(1985一),男,湖南株洲人,硕士 ,从事驾驶室结构设计。
14
EquipmentManufactringTechnology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