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新课改下高中美术欣赏课的新观念.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_新课改下高中美术欣赏课的新观念.doc

PAGE PAGE 51 新课改下高中美术欣赏课的新观念 摘要:高中美术欣赏重在对学生审美和能力的培养,而不是知识的传授。不能把美术欣赏课简单地与语文、历史、政治课等同起来。美术欣赏主要通过比较来感受其作品的本质特征,欣赏的深度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可以延伸。艺术欣赏课要大量使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和网络等资源进行大信息量的教学。 关键词:想象力 创造力 互动 幽默 一、美术欣赏重在对学生审美及能力的培养,而不是知识的传授 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人类智力中最主要、最有价值的智能,是科学和艺术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所在。想象力的开拓和应用是艺术最主要也是最基本的内容,而美术所研究的各种表现手段,又是表现想象力的基本语言。罗宾?乔治?科林伍德曾在《艺术哲学新论》中讲到:“艺术是想象,但想象是活动。想象不应简单地让连续的意象闲散地漂过心灵,它应努力去想象和从事想象,像一个人可以想象其它任何东西一样,他也可以随意想象,因此,虽然一个完全可以毫不费力地想象,但也为了努力更好地想象就从整体从长远的观点上来更好地想象。” 在美术教育中,怎样在激发起了学生丰富的、为美术所需的想象之后,再让他们产生“更好地想象”呢?重要的一点就是美术教育者应及时有效地启迪引导学生去努力探索出将其丰富想象赋予作品的表达方法。比如说,达利的作品《记忆的永恒》中三个柔软得像面条一样的时钟是主要形象,分别被挂在干枯的树枝上,搭在直角的方台上,卧在奇怪的生物上,老师可以先从绘画奇特而具有新意的表现手法、怪诞的风格入手,然后结合社会生活,多方面地启发引导学生思考时间的终止、柔软的钟表的象征意义,从而帮助学生体会到,达利把柔软的时钟想象成死亡的生物,想象成失去功能的生命体的大胆而新奇的想像,不仅丰富了现代绘画的风格,同时也推动了现代绘画的发展。这种想象打破了人们正常的思维经验,给我们的感官带来一种梦幻一样的情境,我们在欣赏这种超脱现实的想象时,被这种想象所感染,同时也使我们产生各种想象…… 二、不能把美术欣赏课简单地与语文、历史、政治课等同起来 美术欣赏课有着它自身的特点,它是培养审美情趣、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所以,美术欣赏教学首先要有感情,只有作为教师的个体被艺术作品的魅力所打动,在教学过程中充满感情地讲解、启发,才能去感染学生,才能达到美术欣赏的效果。 在对美术作品的欣赏中,我们常会听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评述方法,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其实,美术作品并不是什么“不可言传”,只是在评述它们的时候不可能像政治课那样要求语言特别准确、简练,也不能像语文课那样要求语言华丽、精美。所以,欣赏课的语言要灵活、生动、幽默、风趣。另外,对美术作品的历史背景、过多阐述,没有回到审美教育的主渠道上来,也是不可取的。我们常常可以见到这样的假象,教师讲得绘声绘色,学生也听得津津有味,师生之间也有很好的互动,表面看上去,这是一堂成功的艺术欣赏课,实际上却并不见得,因为吸引学生的并非作品本身,而是教师所讲的与作品相关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生平简历和相关的故事情节等内容。在这样的欣赏课上,教师忽视了《大纲》中规定的美术欣赏的目的,把精力投入到介绍艺术家趣闻轶事和描绘作品故事情节中,没有真正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艺术欣赏,对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没有帮助,失去了美术欣赏课的意义,毫无价值可言。 三、美术欣赏课的欣赏方法手段要多样、生动 美术教师在注重情景创设、教师讲解等常用教学方法的同时,更要重视“交互式”和“比较式”的教学方法。“交互式”主要是指师生之间的互动。传统的教学中,大多采取老师讲解学生听的方法,教师在上面讲的很激动、很精彩,学生只带耳朵来,这种灌输式的教法,导致学生的主体作用被压制,产生较强的依赖性,自己不想,不愿、不能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只能等待教师的讲解。长此以往,势必使学生对美术欣赏课失去兴趣,而失去兴趣的美术教学对于师生来说都是很痛苦的,学生不可能产生对艺术作品的美的感受,教师也更不可能培养出学生的审美能力。所以,要想尽一切可行的办法,启发、诱导学生把教师本来想灌输给学生的话,由学生自己总结和整合出来。“比较式”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引导学生体会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所展现的不同魅力。 四、欣赏的深度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可以延伸 有些教师在欣赏作品时,只讲解提问学生一些有关画面内容的简单问题,比如,画面有哪些内容,他们在做什么,他们穿什么衣服,衣服的质感表现如何等等,让学生把作品的外在内容复述一遍,就算欣赏完毕了,却忽略了对作品的作品意境、社会意义、深层内涵、画家的精神情境等方面的分析,这是远远不够的。真正的艺术欣赏不只是让欣赏者感知艺术作品表象的美,更重要的是领会作品的精神内涵,只有做到“形”与“神”的贯通,才会达到艺术欣赏的目的。比如说,在欣赏米开朗基罗的作品《摩西》

文档评论(0)

qsp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