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再认识 On rethinking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tourist and the protection of national traditional culture.pdfVIP

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再认识 On rethinking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tourist and the protection of national traditional culture.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再认识 On rethinking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tourist and the protection of national traditional culture.pdf

民族旅游文化研究 ·77 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再认识 马晓京 【提要】随着西部地匹矗蔽旅游业的蓬勃点展,旅游对东道社压民族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受到了 学术界的广迁关注。一十比柱普遍的观点认为,旅游奇导致民族传统文化的商品化,破坏民族传统文化 的真实性,使其夹击原生台卫.从而彰呐当地巨旌主化的虚展。本文认为该观点值得商榷。作者指出: 如果挟一视角重新审视旅游的商品化和旅游的真宾性问题,将有助于解除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传统文化 保护中的诸多困惑.既太力发展患蓣旅游业,卫特民旋侍兢文化的保护工作落到实处。文章还探讨了民 族侍统文化保护中的几十重鲁问题。 【美键词】民族旅游荣游商品化民靛土化真实-址民族传统文化保护 【作者】马晓京,中南克旌大学旅游管理系副教授。武汉,430074 【中图分类号】1592.1【文儆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02)04—0077—007 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随着西部地区民族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对东道社区民族传统文化 的消极影响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呼声日益高涨,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也出台了 很多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措施。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从总体上说,民族传统文化的衰退和变异仍然呈现 出一种加速度的发展态势(])。民族传统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那么,在民族旅 游的开发过程中,如何将民族文化的保护工作落到实处,而不只是停留在嘴上或纸上,就是我们必须攻克 的一个难题。本文认为,如果我们换一个视角重新认识旅游对东道地区民族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重新认 识与民族传统文化保护有关的几个问题.将有助于对上述难题的解决。 一、对旅游商品化的再认识 在旅游的消极文化影响中,一种比较普遍的观点认为,旅游会导致民族文化的商品化,其含义指旅游 使目的地社会关系深受市场交换规则的影响,一切吸引旅游者的东西都可以标上价格,在市场上买卖,由 此引发一系列的文化问题,从而影响当地文化的发展。笔者最初也认同该观点o。随着研究的深入,笔青 认为该观点值得商榷。 1.“旅游导致民族文化商品化”这一论题本身就有很大缺陷。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民旗文化商品化”的表述不准确,准确的说法应该是“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商品化”。因为民族 文化与民旗文化旅游资源是两个不同的概忠o。由于旅游者的观光、游览属于短期行为,重在娱乐和享受, 所谓求知也仅停留在民族立化的袭面现象上,主婴是对那些有形、有声、有色、有动感、有场面、有情趣 的民族文化抱有浓厚的欺趣,带有浮光掠影的意味。因此,旅游开发中的民族文化商品化往往停留在文化 “表象价值的商品化”乜),是民旗文化旅游资源商品化。 其二,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商品化是民旋旅游开发的应有之义。在市场经济中,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 发和利用就是要按照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的瓣戏规则,对原有的民族文化进行生产、加工、包装和营销, 以获取最大经济利益。民族文化一旦呈现在旅游市场上,它就不再足民族文化的原生形态,而成为一种新 的、有偿有价的民族旅游文化商品的再生形态。 2.将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商品化视为旅游对民族文化的消极影响过于简单化。因为商品本身是中性 万方数据 78· 广西民族研究2002年第4期(总第70期) 的,但它们的用途却是社会性的,既可以成为篱笆,也可成为桥梁。不同的文化重视不同的商品和服务, 进行商品生产、交换、消费的人们之间的关系有哪些是可以允许的,哪些是该禁止的,会由于文化不同而 产生大相径庭的结果。并且,商品并不是纯物质的对象,它含有观念性的东西。当人们买进商品的时候, 他们不仅仅是使用,同时,他们也接受了一种文化观念。同理,尚人们生产出一种产品并兑现了这种产品 的价值时,他们也相应地是在生产并推销一种文化观念凹。因此,将民族旅游文化商品化视为旅游对民族 文化的消极影响过于片面。大量的研究案例裘明,民族文化的商品化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非常复杂,它 既可以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rewfdg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