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生物多样性的波动与更迭.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章生物多样性的波动与更迭.doc

第五章 生物多样性的波动与更迭 第一节 遗传多样性的演变 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的重复、非编码序列、超常的变化 二、遗传组成的改变:组成复杂化、发展分支化、遗传保守化 三、个体和种群变化 :形态特征的变化、行为特征的变化、种群遗传变化 第二节 物种多样性的演变 一、寒武纪时期的生物类群 二、寒武纪后的古生代类群 三、中生代以后的生物类群 第三节 地球生物圈的演变 一、物理环境的变迁:土地的变迁;水域的变迁;大气的变迁 1.土地的变迁围绕在以下四个分布格局上: 偏颇格局。陆地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在南半球 收敛格局。各板块选拔,直到形成统一的泛大陆 伸展格局。泛大陆解体,海洋重新开通,陆地板块散布到地球的各处 现代格局。上一格局的调整,出现过7次大的变化。 2. 水域的变迁 海洋数量和位置发生变迁 地球的海平面出现波动 地球冰川循环出现,大规模的至少已发生过五次 大气的氧含量是在波动之中的,按五个阶段发生改变 二氧化碳含量是在波动中下降的,有过两次低谷 地球表层的大气温度始终是在波动之中的,有过两次升温,之后就开始持续变冷,再然后是反复的变动。 二、生物成员的更迭:波动与灭绝;植物的更迭;动物的更迭 生物圈成熟于显生宙之初,由显生宙的生物进化史看,生物多样性在整体演变上表现出两大特征,增加的原因主要来自三种进化模式,而波动的原因由主要来自于物种的灭绝。 1.植物的更迭前后共经历三次大规模的: 苔藓、蕨类、种子蕨逐渐成为优势 裸子植物逐渐成为优势类群 被子植物逐渐成为优势 2.动物经历了五次比较大的更迭: 海洋无脊椎动物逐渐成为优势 鱼类逐渐成为优势 两栖动物和昆虫成为优势 爬行动物成为优势 哺乳动物和鸟类成为优势 三、生态系统的调整:脉冲式波动;结构性调整;系统的转换 影响种群遗传组成变化的因素 突变;基因流动;遗传漂变;自然选择 物种进化中的共同特征 所有生物的物质基础、基因结构、编码原则都是相同的,但组合物、基因、蛋白质、多样性的变化是无止境的; 相同物种的个体具有共同特征,但个体没有完全一样的; 亲缘关系很近的物种,其相似性源于基因,但差别性也源于基因,而且是少量基因的差别就能造成巨大的种间差异。 三叠纪生物类群的组成 灭绝孑遗者 机会性短期昌盛者 整个中生代的优势者 三叠纪海洋生态系统结构的变化 群落不断复杂化,复杂与简单的群落比例为3:1 固着生物不断减少,只占50% 运动型的生物开始增多 白垩纪大灭绝的特征 不同生物类群之间不平衡,有的完全灭绝,有的严重丧失,有的只受微弱影响 大规模动植物灭绝出现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 活下来的一般是杂食、食虫、食腐或底栖固着生活的物种 现代格局的七次变化 Laurasia发生北美与格陵兰断裂,分离出欧亚、北美、格陵兰 Gondwana分离出印度半岛,后与亚洲相连 南极与澳大利亚分离,并向南移动 阿拉伯半岛与欧亚大陆相连 南美从南极分出 非洲与亚洲相撞 南美与北美相连,非洲与欧洲相碰 氧含量变化的五个阶段 由0.02%到0.2% 由0.2%到2% 由2%到3% 由3%到12% 由12.5%到35%后降到14%,再回升到31%,然后降至现代水平 二氧化碳含量的两个低谷 古生代由4500ppm降到800ppm 新生代,由1700~2000ppm降到目前的280 ppm 生物进化的两大特征 多样性程度越来越高 发展始终处于兴衰波动之中,而且有过10次左右的跌落 三种进化模式 复化,由低等到高等的全面上升式进化 分化,由主干不断辐射出越来越多的分歧 递进,由原始实行同时进化出强势与弱势类群,强势类群衰退或灭绝后,弱势类群乘机“冠状”辐射 大灭绝的特殊原因 灾变,包括宇宙行星撞击、宇宙射线等; 物理环境巨变,包括海平面升降、火山爆发、板块运动、洋流改变等; 多因素的综合,但其中某些因素可能具有敲击效应(knock-on effect)。 植物更迭的特点 各类由少到多 生物多样性整体每次更迭后都会有所增加,主要源于新物种或类群的爆发辐射 更迭中出现过五次变革 功能和作用不断复杂化 植物更迭中的五个变革 植物登陆;出现维管束;出现森林;出现种子;出现有花植物 动物更迭中的五个变革 出现脊椎动物;出现登陆两栖动物;出现羊膜卵爬行动物;出现哺乳动物;出现鸟类

文档评论(0)

ziyouziza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