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抗性苜蓿株系叶片感染假盘菌后酶活性的变化.pdfVIP

不同抗性苜蓿株系叶片感染假盘菌后酶活性的变化.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同抗性苜蓿株系叶片感染假盘菌后酶活性的变化.pdf

第37卷第3期 中 国草地学报 2015年5月 V01.37 NO.3 ChineseJournalofGrassland 2015 May 文章编号:1673—5021(2015)03—0055—05 不同抗性苜蓿株系叶片感染假盘菌后酶活性的变化 黄海燕1’2,王 瑜1,袁庆华1’。,李 跃1 (1.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北京100193;2.甘肃农业大学,甘肃兰州 730070) 摘要:采用活体整株接菌法研究苜蓿高抗褐斑病株系DRllll和高感株系DSl0在假盘菌诱导不同时间(0d、 酶(SOD)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接种假盘菌后高抗病株系和高感病株系的四种酶活性均有提高。接菌后20d内酶 活性变化基本上呈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高抗株系的DAO活性显著高于高感株系(P0.05),感病株系的SOD活 CAT活性峰值则晚于高感株系。 关键词:紫花苜蓿;假盘菌;褐斑病;酶活性 中图分类号:$541.1;$432.1文献标识码:A sativa I。.)褐斑病是由假盘菌 种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苜蓿(Medicago m [Pseudopezizaedicaginis(Lib.)Sacc.]引起的, 1 材料与方法 是苜蓿最常见和破坏性较大的病害之一。大量的研 究表明ll~3],病原菌侵染植物体时可引起过氧化氢1.1 材料 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多胺氧化酶(PAO)、材料选用经过长期多次杂交、接种鉴定筛选后 得到的苜蓿褐斑病高抗株系DRllll和高感株系 二胺氧化酶(DAO)、多酚氧化酶(PPO)和超氧化物 DSl0,由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提供。苜 歧化酶(SOD)等相关代谢酶的活性变化,而这些酶 在抗病过程中都具有重要作用。目前,苜蓿褐斑病 蓿假盘菌菌种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 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田间病情调查口]、防治、抗性 所牧草试验地生长多年的感病苜蓿植株上采集,经 鉴定、抗性基因分子标记口3等方面,生理生化方面尤 过室内分离、纯化扩繁后接种在保定苜蓿上活体保 其是多胺氧化酶和二胺氧化酶在苜蓿褐斑病中的研 存。 究尚无报道。袁庆华等[6]对不同苜蓿品种的感抗褐 1.2接种和取样 斑病株系接种苜蓿假盘菌后叶片内0~17d的 苜蓿假盘菌的接种方法参照袁庆华等口2~1胡的 SOD、POD和PPO活性进行了比较,发现感抗株系 问三种酶的活性都不同。肖爱萍等[73则只对苜蓿假 20d后同一部位的叶片,3次重复,一20℃保存备用。 1.3测定方法 盘菌侵染045d不同抗性品种叶片内PAL等6种 酶活性变化进行了研究。但苜蓿叶片在苜蓿假盘菌 1.3.1PAO和DA0活性测定 侵染过程中各种酶活性短时期和长时期内的变化研 活性测定结合BavitaAsthir[91和刘俊口胡的方 法,并略作修改。称取鲜样0.59,加入0.1mol/L磷 究则未见报道。Cowley等[83和Asthir等[9]认为 PAO和DAO活性的增强可以增强抗病性,PAO 和DAO在病原菌侵入期能够催化寄主叶片多胺类 物质氧化生成过氧化氢和氨基醛,这两种物质对病 N,N一二甲基苯胺/4一氨基氨替吡啉显色液(每 原菌有抵御作用[1…。Asthir等[1玎发现,小麦感染 1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rewfdg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