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牯脏节看苗族的民族认同——以贵州榕江县高排村为例.pdfVIP

从牯脏节看苗族的民族认同——以贵州榕江县高排村为例.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牯脏节看苗族的民族认同——以贵州榕江县高排村为例.pdf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第29卷第6期2013年12月 of Dec. 2013 Journal Normal V01.29 No.6 Yangtze University 口西南民族文化研究 从牯脏节看苗族的民族认同 ——以贵州榕江县高排村为例 吴大旬.刘 慧 (贵州民族大学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f摘 要1 民族认同不仅是各民族对自我身份的肯定,也是对本民族文化的认知与情感寄托。 贵州榕江县高排村苗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牯脏节就是其中 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对于形成并强化苗族的民族认同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 力.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 『关键词1 民族认同;牯脏节;苗族;高排村 [中图分类号]K892.2.16【文献标识码】A 贵州是少数民族聚居区,世居着苗、布依、 苗族的牯脏节。又称祭鼓节、吃牯脏、敲巴郎 侗、土家、水、彝、仡佬等17个少数民族,民族 等.苗语称为“努纽”,是苗族地区举行的一种盛 文化丰富多彩。其中,苗族的牯脏节具有一定的 大的祭祀活动。位于都柳江两岸月亮山区的苗族, 代表性。这里拟就贵州榕江县高排村苗族的牯脏 基本上都有过牯脏节的传统习俗。由于受地域差异 节作一探讨。 形成的支系文化的影响。即便是同属黔东南苗族侗 一、高排村苗族及其牯脏节概况 族自治州的苗族地区,牯脏节仪式也都不尽相同, 高排村为贵州省榕江县兴华乡所辖的自然村, 但牯脏节作为苗族社会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其共 距乡政府所在地仅15公里,是一个典型的苗族村 性是显而易见的…。高排村苗族文化保存完好,牯 寨。包含高排、娘讲、得念、大坡、摆吉5个自 脏习俗特色鲜明。且过牯脏节盛大隆重,定期举 然寨、9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408户,2300余行。如1994年举办过一次牯脏节,时隔13年,即 人,是兴华乡最大的苗族村寨。这里属于苗族支 2007年.又举行过一次牯脏节。据当地村民说, 系中的花苗,“其性憨而畏法,其俗陋而力勤”, 等再过13年,还要举办牯脏节。不少农户家的大 “衣裳先以蜡绘花于布,而后染之,既染而去蜡, 门上都挂有一头或两头甚至三头水牛的牛角,就是 则花见,饰袖以锦,故日花苗”【11。其风俗习惯较 他们过牯脏节的明证。这说明,高排村苗族的牯脏 为独特,“跳月之习与白苗同,聘资视女之妍媸为 节定期举行,中途不间断,这与其他苗族村寨有很 盈缩。遇丧则屠牛召戚,远近各携酒肉以为赙, 大的不同。相距不远的摆贝村。于1995年举办过 环哭尽哀,葬不用棺,敛手足而瘗之,b地以鸡 一次牯脏节,之前之后都没有举办过。那里的村民 子掷之,不破者为吉,病不服药,惟祷于鬼,宰 感叹道:2013年距上次过牯脏节已是第18年,早 牲磔鸡,往往破家,终不悔悟”…。文献记载反映 该过这个节但却没有过。可以说,高排村苗族的牯 了花苗的性格特征及其风俗习惯,其中有的习俗 脏节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其节日形式、内容、 沿袭至今.如“遇丧则屠牛召戚,远近各携酒肉 仪式程序等,构成我们理解苗族民族认同的物质基 以为赙”等,即是如此。 础和参考依据。 【收稿日期12013—10一ll 【基金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黔湘桂边区汉字记录少数民族语言文献搜集整理研究”(12181)。 【作者简介】吴大旬,男(侗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rewfdg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