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代河北诗人——高骈与李华.pdf
唐代河北诗人 高骈与李华
◎范爱菊
(河北邢台学院中文系 河北·邢台 054000)
摘要两人同为河北诗人,又都是唐代诗人,但两人的风格却不相同。诗人写诗都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中原地区
的文化意蕴也深深地影响着诗人。如此他们各自的特色也就不吉白明了。
关键词高骈李华时代烙印
文章编号1671-.0703(20io)03-233--oi
高骈(-887),唐末大将,字千里。高骈的先世为渤海人. 同样是一首描写景物的小诗。全篇四句,都是写诗人行
迁居幽州(今北京)。祖崇文.为唐宪宗李纯时名将,世代为 经宜阳时所见到的暮春景色。这首诗妙在字面上似乎毫不
禁军将领。高骈素信神仙,重用术士吕用之,付以军政大权。 涉及人事,但细细品味。诗人却借助描写自然景色反映了当
光启三年(887),部将毕师铎奉命出屯高邮,师铎联合诸将,时的社会现实。正因为这样.诗才具有了感物伤时、aptJ,见
返攻扬州。城陷。高骈被囚,不久被杀。诗一卷。 大、意境含蓄的特点,所以赢得了历代读者的喜爱。宜阳。县
李华,字退叔,赵州赞皇(今河北元氏县)人。开元中。第 名,在今河南省西部。洛河中游,即唐代福昌县城。唐代最大
进士,擢宏辞科。晚年倌佛。隐居江南。他诗文兼擅。其文与 的行宫之———连昌官就座落在这里。境内女几山是著名
萧颖士齐名,时称“萧、李”。大历初卒。有‘李遐叔文集。 的风景区,山上有兰香神女庙,山中有参天的古木,潺潺的
‘全唐诗编存其诗一卷。 流水,景色十分艳丽,可以说是大自然的神秀造就了这样一
两人同为河北诗人,又都是唐代诗人,但两人的风格却 个美丽的世界。也正因为如此。它年年都吸引着皇亲国戚、
不相同。我们可通过--A.的七言绝句略分析之。 文人墨客前来观赏。然而,在安史之乱中.这里却遭到了严
高骈的山事夏日):“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人池 重的破坏,景色变得十分荒凉。
塘。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这是一首描写夏 全篇写景,写法上当然也有变化。第—旬“宜阳城下草
日景色的七言绝句。主要是捕捉夏日凉快的一面,在炎夏或 萋萋”。作者站在城头上眺望,昔日金碧辉煌的连昌宫,四周
者烦闷气躁时读来倍感清凉闲适。 风景幽美,每年都吸引着大批皇亲贯戚、文人墨客前来游
首句中“阴浓”二字,不但说树的茂盛,又暗示此时正是 赏。现在,到处却长满了茂盛的野草,一片深绿的草色真是
夏日午时前后,烈日炎炎,日烈。“树阴”才能“浓”。“浓”有两 令人触且惊心,不忍回首呀。第二旬便把人们的视野带到了
层含义:一是树荫密;二是深。夏日正午前后最能给人以 连昌官和女几山一带,由此运用了电影中蒙太奇的手法把
“夏目长”的感觉。作者借此把人们的真切感受写了出来。 读者的视线拉向了城外。想当年,通向连昌宫的道路两旁,
因此,“夏日长”是和“绿树阴浓”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苍松、翠柏、鸟语、花香、异草、流泉、游客……真是热闹异常
第二旬“楼台倒影人池塘”写诗人看到池塘内的楼台倒 呀。而此时,诗人只能借助一条清泠泠的山泉。向苍穹和旷
影。。入”字用得非常好:夏日的午后,万里晴空,骄阳似火。 野诉说着自己的冷落与寂寞。其实,读者从这荒寂的景色
到处一片寂静,池水清澈见底,映在池塘中的楼台倒影,应 中,足可以想象的到战乱后的县城已破败不堪的样子了。前
该是十分清楚的。 两句.所写的景物和诗人的感情是一致的。对于安史之乱给
第三句“水精帘动微风起”是诗的灵魂。可以从两个层 社会造成严重破坏是不言而喻的。显然,诗的前半篇运用了
次分析:诗人用“水精帘动”作比,比喻烈日照耀下的池水。 “哀景写哀情”的手法。诗的后半篇作者笔锋忽转.看,春山
晶莹透澈;微风吹来,水光潋滟,碧波粼粼,这样的景象美妙 一路,芳树葱茏,山花烂熳,鸟声宛转。这是一幅多么美丽迷
而逼真,整个水面犹如一面水晶石的镜子,被风吹得泛起微 人、富有生气的春景啊!诗句中“无人”二字,笼罩全篇,可谓
波。在荡漾的水面上是随之微动的楼台倒影,真是美不胜收 此诗的灵魂。除此,诗人又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3G409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conv.docx VIP
- WIP.010-SIE EBS标准化操作手册- 按订单装配 (ATO) 制造.pdf VIP
- 2025入团考试100题题库(含答案).pdf VIP
- SG111-1~2:建筑结构加固施工图设计表示方法建筑结构加固施工图设计深度图样(2008合订本).docx VIP
- 最新水利工程维护养护定额标准.docx VIP
- IQ-FMECA软件操作手册—功能与使用.pdf VIP
- WIP.006-SIE EBS标准化操作手册-资源事务处理.pdf VIP
- WIP.009-SIE EBS标准化操作手册-离散任务状态.pdf VIP
- 消防维保质量保证体系.docx VIP
- 2024年四川成都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