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石油天然气学报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14年3月 第36卷第3期
JournalofOilandGasTechnology(J.JPI)Mar.2014Vo1.36No.3
红山油田白垩系清水河组一段沉积相研究
刘海 ,李维锋 ,汪孝敬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1~0)
丁湘华 (中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实验检测研究院,新疆克拉玛依834000)
[摘要]通过对岩心观察、分析化验及测录井等多种资料的分析与研究,深入剖析了红山油田白垩系清水
河组下段 (Kq)沉积特征。结果表 明:K q】由灾变期的重力流沉积 (泥石流、碎屑流)与间灾变期的
牵引流沉积交互构成,以还原环境为主,是一套扇三角洲沉积体,主要发育扇三角洲平原、扇三角洲前
缘、前三角洲3个亚相及扇面河道、水下分流河道 、碎屑流等9个微相 ,其 中水下分流河道与碎屑流为主
要沉积微相类型。
[关键词]红山油田;清水河组下段;沉积相
[中图分类号]TEl2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9752 (2014)03—0201—06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红山油 田下 白垩统发育的吐谷鲁群 自下而上连续沉积 了清水河组 (Kq)、呼图
壁河组 (K h)、胜金 口组 (K s)和连木沁组 (K 1)。K q自下而上可划分为清水河一段 (K q)与清
水河二段 (K q)。K q 是一套中、高阻砂砾岩一砂岩一泥质砂岩一泥岩的沉积 ,沉积厚度 20~60m,自
上而下可进一步细分为 K q、K q;、K q、K q共 4个小层 。
1 沉积相标志
1.1 岩石学特征
根据岩心观察 ,研究区Kq主要岩石类型为绿灰色砂砾岩 、含砾砂岩、灰 白或褐黑色砂岩 、灰绿
色泥质砂岩与泥岩 。
1.1.1 砂岩
研究区砂岩以褐黑色及灰 白色为主,多见平行层理与交错层理。主要岩石类型为岩屑砂岩和长石质
岩屑砂岩。通过镜下鉴定,砂岩碎屑组分中石英体积分数约为 2 ~22.3 ,平均为 14.6 ,长石体积
分数约为0~15.2%,平均为 10.7 ,岩屑体积分数约为 62.8 ~989/6,平均为 74.7 。岩屑颗粒成
分以凝灰岩为主 ,千枚岩次之。碎屑颗粒分选差一中等,磨圆度为次棱角~圆状 ,以次 圆状为主,胶结
类型以孑L隙型为主 (图 1(a))。
1.1.2 砂砾岩
研究区砂砾岩以绿灰色为主,由大小不等砾石构成,砾石多呈悬浮状杂乱分布于泥质或不等粒砂级
颗粒组成的基质中,结构多为厚层块状 ,层理不发育 。通过镜下鉴定 ,砂砾岩碎屑组分 中砾石约 占
4O ~85%,平均为 62.58 ,基质平均约 占32.61 。砾石成分以凝灰岩为主,花岗岩次之。碎屑颗
粒分选差,磨圆度为次棱角~圆状,以次圆状为主 ,胶结类型以孔隙一压嵌型为主 (图1(b))。
1.1.3 泥岩及泥质砂岩
研究区泥岩及泥质砂岩 以灰绿色为主,发育程度较低,厚度一般不超过 0.5m,以0.1~0.2m居
多,发育沙纹和水平层理。
综上所述,Kq碎屑沉积物成分成熟度与结构成熟度均较低 ,属近物源沉积 ,沉积时以弱还原一还
原环境为主。
[收稿日期]2013—1o一20
[作者简介]刘海 (1986一),男,2008年大学毕业 ,硕士生,现主要从事沉积、储层方面的学习与研究工作。
第 36卷第 3期 刘海 等 :红山油 田白垩系清水河组一段沉积相研究
2)水下分流河道沉积 水下分流河道为平原环境中灾变期 间扇面河道沉积 的水下延伸 ,岩性主要
为砂岩 、含砾砂岩 、砂砾岩 ,具明显的正旋回层序。部分河道砂体夹于碎屑流沉积体中横向延伸数米逐
渐变薄 、尖灭,或纵向上相互叠置形成厚层砂体 。砂体 中侧积交错层理异常发育 ,底部发育冲刷面构
造 。电测曲线特征一般表现为钟形或箱形。
2.3 前扇三角洲亚相
前三角洲亚相由前三角洲泥构成 ,主要岩性为深色泥岩和泥质砂岩,沉积构造不发育,偶见水平层
理 。平面上 ,岩层分布稳定,与滨浅湖泥相接 ,二者不易区分。
3 连井剖面沉积相分析
研究区存在西北与西南 2大物源。受西北物源控制区,扇三角洲平原亚相 以扇面河道微相沉积为
主 ,扇三角洲前缘亚相中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分布稳定 ,叠置厚度较大 ,后期受灾变洪水作用,顺物源方
向由近至远依次发育碎屑流沉积 、水下分流河道沉积 ,呈现明显的连续性;受西南物源控制 区,整体 以
灾变期 (泥石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