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刊于《上图讲座专刊》2005 年第 9 期
音乐当使人类精神爆出火花
音乐当使人类精神爆出火花
——从 “梁祝”的创作背景及乐曲赏析谈起
——从 “梁祝”的创作背景及乐曲赏析谈起
主讲:何占豪 教授
何占豪, 1933年 8月出生于诸暨何佳山村。幼时热爱音乐,后考入
浙江省文工团当演员。
1957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在小提琴演奏的民族化方面进行探
索和实践。
1959 年与同学陈钢合作创作了基于越剧音调的小提琴协奏曲
《梁山伯与祝英台》后,从此成为中国乐坛上的著名人物之一。
代表作有《烈士日记》、《决不忘记过去》、《龙华塔》、《别亦难》、《乱
世情》、《孔雀东南飞》等;并曾为十余部越剧舞台剧、电视剧作曲。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多次获中国唱片总公司、香港唱
片公司、BMG 唱片公司颁发的金唱片奖和白金唱片奖,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古筝独奏
《茉莉芬芳》获文化部颁发的优秀创作奖。
中国音乐家协会第三、第四届理事,曾任上海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副校长、
香港中乐团客席指挥等职。
一、《梁祝》的创作背景
当年在创作《梁祝》的时候,我和陈钢先生(那时候是陈钢同学)两个都是年轻人。我在
上海音乐学院管弦系学习小提琴,我不是学作曲的,当时,俞丽拿、丁芷诺、沈西蒂、吕其
岑(香港的指挥家)与我都是同班同学,现在都成为
教授了。我是从浙江越剧团来进修的,他们是从附属中学上来的一年级学生,我们因为拉小
提琴,学习的是西洋音乐,用的教材更多是巴赫、贝多芬、莫扎特等大师的作品,我们也学
得很起劲。
那时候,领导为了让我们这些小青年了解一下老百姓到底喜欢什么样的音乐,每年总派
我们下乡几次。我们抱着满腔的热情到上海的郊区,一边跟农民劳动,一边为他们演出。我
们用小提琴拉一些外国的乐曲,希望老百姓喜欢。
问他们:“好听吗? ”
他们说:“好听。”
“懂吗? ”
“不懂。”
“不懂?那你们要听什么? ”
“沪剧、越剧。”
可他们要听的我们不会,我们会的他们不懂,这让我们迷惑了,怎么办?
我们怎么为他们服务呢?没办法,只能变通——每逢下乡,我就成了“著名相声演员”,
说相声他们听得懂,拉小提琴就不行了。我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怎么样才能把我们所学
的外国乐器,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有的同学甚至讲,不要讲农民或是解放军,就连我们知
识分子的父母,有时也会不耐烦地说:“你拉点好听的行不行?拉点我们懂的行不行? ”这竟
成了我们当时学生的一块心病。此其一。
其二,我们当时学的曲子——柴可夫斯基、十大协奏曲都是外国的。我们要去参加比赛,
而世界上的比赛都是以外国人的名字命名的,如柴可夫斯基比赛、肖邦比赛、恩耐斯库等很
多比赛。为什么没有我们中国作曲家的作品参加比赛呢?为什么世界上一流的音乐,高峰的
音乐,都是外国人创作而没有中国人的呢?难道蓝眼睛、高鼻子都比我们黄皮肤、黑眼睛聪
明?这些都很挫伤我们的民族自尊心。另一方面,我们又对外国专家非常崇拜,年轻的时候
都做过追星族,不过追的不是歌星,而是奥伊斯特拉赫等外国作曲家、提琴家。记得 20 世
纪 50 年代末期,奥伊斯特拉赫到上海音乐学院来,同学们疯狂地涌向操场,与奥伊斯特拉
赫握手对我们来说简直是梦想,能够看见已经不错了。有一个同学幸运地摸了一下奥伊斯特
拉赫的衣服,那多幸福啊!这个手是奥伊斯特拉赫摸到过的!我们摸不到奥伊斯特拉赫,就摸
摸他的手,当时就是这样崇拜。
可回过来想,我们为什么没有自己的奥伊斯特拉赫?一种自卑感和民族的自尊心激励着
我们。我们要有自己的民族的音乐,我们的民族音乐怎样走向世界? 同学在议论着这个问题,
我们知道当时苏联有个强力集团,他们用自己民族的音调创造民族学派,如莫索尔斯基等人,
我们决心模仿,发起成立了一个小提琴民族学派小组。你们有学派,难道我们没有学派吗?
我们这种想法得到了当时管弦系党支部刘品先生的支持,当我们向党委书记汇报之后,党委
书记说,想法很好,但是口气不要太大。能不能改学派为小提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