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期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南 .2
2006年4月 JournalofJilinNormalUniversity(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Edition) Apr.2006
“斌”体名流辫析
魏延山
(吉林师范大学文学院,吉林 四平136000
[摘 要l 赋”字的本义是诗《经》的一种表现方法,后来演变成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关于赋“”、楚“辞”、辞“
赋”等的称呼,一直比较混乱,说法不一。“辞”与赋“”究竟是一种文体还是两种文体,它们的源流究竟如何?我们认为,
“辞”源于诗,而后又演变成为斌“”,它应是一种文体发展的两个不同阶段,并且与诗《经》有着十分密切的借鉴和继承关
系。
〔关键词』辞赋;名称;源流
〔中图分类号」12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一5674(2006)02一0068一03
赋、比、兴是汉代人通过对 诗《经》的诊释与研 个时代,并未称什么“楚辞”、赋“”之类,汉代始称。
究,总结出的三种表现手法。作为一种文学创作 司马迁在 《史记》中第一次提到 “楚辞”二字。稍
的表现方法,正是 “赋”字的本义。 后,汉成帝时刘向把屈原、宋玉以及汉代的东方
钟荣诗《品·总论》云:诗有三义焉, 朔、庄忌、淮南小山、王褒和他自己的作品,编辑成
一曰兴,二曰比,三曰斌。…… 书,取名 楚《辞》。至此,“楚辞”一词正式作为一种
直书其事,窝言写物,赋也。 文学体裁和一部书的名称确立并流传下来。到了
刘AX 文《心雕龙 ·诊赋》云:赋也,铺 东汉时期,班固在他的汉《书 ·艺文志》中,又称屈
也,铺采擒文,体物写志。 原、宋玉等人的作品为“屈原赋”。于是,针对同一
刘熙释《名》云:赋也,敷布其义,谓 种事物,出现了两个不同的名字,其后称呼始乱,
之赋也。 有称屈、宋等人的作品为 “楚辞”的,有称之为 “屈
班固汉《书·艺文志》云:传曰:“不歌 赋”的,还有的将他们的作品与后代的赋,通称为
而诵谓之赋。” “赋”或 “辞赋”的。这种现象,一直影响至今。
还可以举出一些。 关于名称上的分歧意见,归根到底,主要表现
对于 “赋”字本义的理解,古人的认识是一致 在对 “楚辞”与 “汉赋”的理解上,在现行的三种比
的。虽然,他们还没有把作为文学表现手法的 较权威的《中国文学史》中,就存在各自不同的意
“赋”与作为文学体裁的“赋”完全区分开来,但却 见和说法。
已经说明,赋作为一种铺张描写的文学表现手法, 一种意见认为,“楚辞”与后来的“赋”是两种
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广泛地运用于诗歌的创作 截然不同的文体。
之中了。 汉代一般称 “楚辞”为赋,这是不十
作为文学体裁的“赋”,究竟应如何去理解、评 分恰当的,楚辞和汉赋,体裁截然不同,
价与认识,古典文学研究领域,长期以来,有着不 前者是诗歌,后者是钾韵的散文。’〔〕
同的看法,主要表现在对名称的理解与源流的考 另一种意见则认为,“楚辞”与 “赋”本来就是
辨上。 同一种文体,将它们通称为“辞赋”。
关于“赋”的名称 “辞赋”本是战国时代南方楚国兴起
问题的缘起:屈原的作品,他本人以及他的那 的一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文学欣赏:巴渝《竹枝歌》与文人拟作的《竹枝词》 ,陈正平,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pdf
- 文学欣赏:日本学者所见之《楚辞学文库》 ,石川三佐男、郑爱华,职大学报.pdf
- 文学欣赏:屈原的为政思想在《离骚》中的体现 ,王增斌,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pdf
- 文学欣赏:《远游》、《大招》非屈原所作 ,何金松,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pdf
- 文学欣赏:浅谈占卜与降神,陆天鹤、陆天华,云梦学刊.pdf
- 文学欣赏:“屈赋”成因的文化学启示 ,王平,丹东师专学报.pdf
- 文学欣赏:浅论庄屈登假(霞)的本义回归 ,段现成,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pdf
- 文学欣赏:《离骚》落英词义探求 ,李秀飞、李润,茂名学院学报.pdf
- 文学欣赏:《涉江》的伍子为伍子胥无误辨 ,力之,云梦学刊.pdf
- 文学欣赏:《四库总目·离骚中正》书后 ,程远芬,中国典籍与文化.pdf
- 文学欣赏:杜甫与屈原的诗歌渊源 ,管亚平,龙岩师专学报.pdf
- 文学欣赏:《荷塘月色》的诗意与《离骚》的文学传统 ,李辉,太原教育学院学报.pdf
- 文学欣赏:千古知音异代别调--由屈、辛看中国文人处境与心态的流变 ,綦维,东岳论丛.pdf
- 文学欣赏:《离骚》与汉魏六朝闺情诗之女子意象之不同 ,杨翔,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pdf
- 文学欣赏:夸父·硕人·姱女--先秦人体美摭谈 ,张宇,兰州教育学院学报.pdf
- 文学欣赏:论《楚辞》的篇次 ,周苇风,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pdf
- 文学欣赏:浓情重墨铸诗魂--喜读汤漳平先生《屈原传》 ,林祥征,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pdf
- 文学欣赏:沐文风悟人品--从屈原的《离骚》透视其精神人格 ,高其娟,呼伦贝尔学院学报.pdf
- 文学欣赏:《楚辞》的艺术精神与湖湘文化 ,刘堂春、曾凡盛,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pdf
- 文学欣赏:“投迹山水地,放情咏《离骚》”——试论柳宗元诗歌在山水风物描写中的贬谪心态 ,刘铁峰,松辽学刊(人文社会科学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