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1卷 第10期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Vol.21,No.10
2006年10月 JournalofLeshanTeachersCollege Oct.2006
苏轼笔下的屈原
邓 昭 祺
(香港大学 中文系,香港)
摘要:苏轼很敬佩屈原。他虽然没有写过专门评论屈原的文章,但我们可以从他的诗、赋、书信和杂文里,找到一些和屈
原与离《骚》有关的文字,屈《原塔》诗和屈《原庙赋》,就是其中最详细的资料。本文尝试尽量把这些资料集中在一起,加以分
析和讨论,使我们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苏轼对屈原和 离《骚》的看法。
关键词:苏轼;屈原;离骚;扬雄
中图分类号:1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666(2006)10-0001-05
苏轼以屈原为写作对象的作品,有 屈《原塔》 名声实无穷,富贵亦暂热。
诗一首和屈《原庙赋》一篇。据清王文浩的苏《文忠 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叹P22-23)
公诗编注集成 ·总案》,这两篇作品是宋仁宗嘉枯 苏轼于诗题下注云:在“忠州。原不当有塔于
四年(1059),苏轼服母丧期满后,再度赴京途中所 此。意者后人追思,故为作之。”
写的 [](P503-504).它们虽然是作者年轻时(24 在这首诗里,死“”字共出现了三次,就是:就“
岁)的作品,但已经可以见到他对屈原有深刻的认 死意甚烈”、古“人谁不死”、所“以持死节”。苏轼认
识。屈《原塔》和屈《原庙赋》都是以屈原的死“”作 为屈原的投江 就“死”,并不是消极的举动,而是舍
为主题,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下笔。下面先讨论 屈《 身报国的壮烈行为。屈原宁愿舍弃生命,也不肯改
原塔》诗: 变忠君爱国的高尚品德。他投江自尽,正是他坚持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节操,“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的结果。诗歌指
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咬咽。 出不仅当时楚国人民为屈原的死而悲哀,就算千
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 载以下的人,也依然同情屈原的悲惨遭遇,于是
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11(P5)和“竞渡”的风俗就
屈原古壮士,就死意甚烈。 慢慢形成。而一些信奉佛教的人,恐怕屈原因为沉
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决。 江自尽,魂魄会灰飞烟灭,所以在忠州建塔超度
南宾旧属楚,山上有遗塔。 他。屈原赴死的选择,使他享有千秋万岁的无穷名
应是奉佛人,恐子就沦灭。 声,因此我们不应斤斤计较他是否得享天年。苏轼
此事虽无凭,此意固已切。 彻底明白屈原选择以身殉国的理由,所以高度赞
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折。 赏了屈原的“就死”。
收稿日期:2006-08-16
作者简介:邓昭棋(1948-),男,广东三水人,香港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博导,博士,研究方向:古典诗词、韩柳文、论语、
孟子。
苏轼的屈《原庙赋》云: 离开祖国、离开尘世的壮烈行为,是应该不会受到
浮扁舟以适楚兮,过屈原之遗宫。览江上 后人非议的。
之重山兮,曰帷子之故乡。伊昔放逐兮,渡江 苏轼相信屈原投江自尽,是迫不得已的。在
涛而南迁。去家千里兮,生无所归而死无以为 屈《原庙赋》的上半篇,“不能”一词出现了四次,清
坟。悲乎!人固有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文学欣赏:试论屈原的历史中间物意识 ,王亚娟,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pdf
- 文学欣赏:浅论《离骚》脉络与比兴的原始文化内涵 ,张艳萍,唐山学院学报.pdf
- 文学欣赏:《楚辞小史》论纲 ,陈桐生,云梦学刊.pdf
- 文学欣赏:论《离骚》的悲剧美 ,朱岩,文教资料.pdf
- 文学欣赏:求索人生--《离骚》《神曲》《浮士德》之比较 ,王天保,凉山大学学报.pdf
- 文学欣赏:屈原政治活动新论--历史上的评价和我的意见 ,吴兴宇,凉山大学学报.pdf
- 文学欣赏:南音·二南·九歌·下里巴人——探乐歌起源与三峡民间乐歌之渊源 ,刘不朽,中国三峡建设.pdf
- 文学欣赏:《离骚》与意识流 ,孙董霞,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pdf
- 文学欣赏:论屈原中正的价值意蕴 ,田耕滋,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pdf
- 文学欣赏:神人交融假象尽辞--从屈赋中的神话传说探寻屈原的内心世界 ,于衍存、李艳洁,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pdf
- 文学欣赏:屈原作品研究方法觅踪 ,张中一,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pdf
- 文学欣赏:吊屈咏骚传统与汉晋文人士大夫心态变异 ,王连儒,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pdf
- 文学欣赏:论楚辞体的内在特质兼说楚骚传统 ,何念龙,江汉论坛.pdf
- 文学欣赏:试论屈宋在先秦隐逸文化史上的意义 ,张骏翚,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pdf
- 文学欣赏:《离骚》朕皇考曰伯庸考证 ,武砺兴,甘肃高师学报.pdf
- 文学欣赏:祭祀祖先和以性娱神--《周颂》、《九歌》祭祀诗两极现象的文化考察 ,刘惠卿,中国文学研究.pdf
- 文学欣赏:痛苦的自由抉择--屈原《楚辞·卜居篇》的存在主义解读 ,刘伟安,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pdf
- 文学欣赏:祖宗谱系神话的遗失和疏离--从先楚祖宗谱系看屈原的创作 ,李炳海,绥化师专学报.pdf
- 文学欣赏:典籍的翻译与研究--《楚辞》几种英译本得失谈 ,杨成虎,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pdf
- 文学欣赏:《楚辞》与《诗经》承传关系论略 ,李金坤,云梦学刊.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