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桃江半边山前寒武纪内潮汐沉积和其共生沉积特征.pdfVIP

湖南桃江半边山前寒武纪内潮汐沉积和其共生沉积特征.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石油天然气学报(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2005年10月第27卷第5期 of Oct.2005V01.27No.5 JournalOilandGas Technology(J.JPI) 湖南桃江半边山前寒武纪内潮汐沉积 及其共生沉积特征 李建明 434023) 何幼斌,高振中,崔 建,王宏伟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湖北NON 王 华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摘要]湖南桃江半边山前寒武纪马底驿组为一深水重力流沉积、深水牵引流沉积与深水原地沉积共生组 合。原地沉积为水平层理发育的暗色泥板岩。重力流沉积为暗灰、灰色的厚层滑塌沉积、碎屑流沉积和 薄一中层浊流沉积组合。深水牵引流沉积为内潮汐沉积类型,岩性为细砂岩、粉砂岩,以发育透镜状、波 状、脉状层理、双向交错层理、波痕等沉积构造为特征。深水原地沉积与异地沉积在剖面上组成了复杂 的复理石韵律。研究表明研究区内潮汐沉积属于水道型内潮汐沉积。 [关键词]深水牵引流沉积;内潮汐沉积;重力流沉积;沉积构造;前寒武纪;湖南桃江 [中图分类号]TEl21-32[文献标识码]A 常以发育脉状、波状、透镜状层理等为特征[3’4]。地层记录的内潮汐沉积的鉴别,是我国沉积学者首次 发现与研究[5“],开辟了沉积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 桃江半边山为一人工采石场,位于桃江县城东约3km的资江边上,水陆交通方便。区内露头除采 石场较好外,多为浮土掩盖。该地是原中南工业大学大地构造和沉积建造专业研究生复理石现场教学基 地。开始,关尹文等把它作为浊流沉积。随着研究的深入,在剖面的中、上部发现大量的差异层理、透 镜状层理、脉状层理等沉积构造,这些沉积构造都是深水浊流沉积无法解释的,1990年,关尹文认为 “解释为陆源碎屑风暴沉积比较合理班川。近些年来,笔者通过对国内多处内潮汐沉积的特征比较研 究m引,通过研究区现场的深入观察与沉积学比较研究,重新对原沉积构造进行厘定,发现有丰富的脉 状、波状、透镜状层理以及双向交错层理,具有重力流与牵引流沉积的特征,认为这套沉积属于内潮汐 沉积与重力流沉积组合。 1共生沉积特征 1)原地沉积特征原地沉积与内潮汐沉积与重力流沉积组合共生,为暗灰色粉砂质泥板岩与泥板 岩,岩石新鲜色为灰色一暗灰黑色,普遍含细分散状的黄铁矿,缺乏化石。显示研究区前寒武纪马底驿 组沉积时期,水盆为弱还原一还原环境。根据泥板岩、粉砂质泥板岩的化学成分分析(表1)可以看出, oA~3.22%。根据 泥板岩中B含量较高,为65.8~260弘g/g;C1含量小于0.01%;Sr/Ba含量为1.86 .化学成分,泥板岩属海盆沉积无疑。结合暗色、水平层理发育等各种沉积标志与地球化学标志来看,笔 者认为水深应在200m以上,属于较深水斜坡环境。 表1 湖南桃江前寒武纪马底驿组泥板岩的化学成分分析统计表 分析单位:国土资源部武汉矿产资源监督检测中心。 [收稿日期]2005—09—08 [作者简介]李建明(1962一)。男。1982年大学毕业,教授,博士生,现主要从事沉积学与油气锗层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石油天然气学报(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2005年10月 2)重力流沉积特征除静水低能的泥质沉积外,研究区重力流沉积也十分发育。重力流沉积为暗 灰、灰色厚层一块状层的滑塌沉积、碎屑流沉积和薄一中层的浊流沉积。它们与原地形成的暗灰色泥板岩 韵律层交替出现,构成至少8个以上的一级韵律,由下至上分别为滑动一滑塌沉积、碎屑流沉积和浊流 上。其中的弯曲有平卧状,但多为倾斜状;笔者在野外统计了32个弯曲的轴面倾向,其中30个倾向南 西,2个倾向北东,这与关尹文等[73统计的规律完全一致;卷曲层朝北东向增厚,说髓滑动方向为从南 西向北东,盆地中心位置应在北东面,南西面是近岸较深水斜坡地带;这两个方向,与后文提及的内潮 汐方向一致。滑塌沉积呈块状层,单层厚0.9~1.5m,角砾大小混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ouyang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