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刍议《孟河丁甘仁医案》中风门案一
2010年第23卷第8期GarLsuJournal V01.23No.8
喇碡仲‘塞 ofTCM,2010
f:『.医苑杂谈毒
刍议《盂河丁甘仁医案》中风门案一
李应峰
3
靖远县兴隆乡中心卫生院,甘肃白银73061
摘要研习(锰河丁甘仁医案》发现丁甘仁先生中风门验案一治疗虽最终有效,但先生在辨证和治疗上都出
现了失误。现对先生的误诊与误治进行辨析,以期展示此案曲直,挖掘此案真意,以便后学研习。
关键词中风;丁甘仁:诊治;评析
中图分类号:R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852(2010)08-0070-02
丁甘仁(公元1865--1926),名泽周,为孟河派名医,早僵扑,不动不言。《伤寒论》承《素问》之主旨,太阳中风证亦
年秉承孟河费伯雄、马绍成二家医学经验在苏州行医。后至 为外感风邪侵袭人体。大多由浅入深,由轻到重,病进以渐,
上海,拜安徽籍名医汪莲石为师,穷研张仲景《伤寒论》。中 同样无卜述中风病症状。《金匮要略》日:“夫风之为病当半
年的丁甘仁医名驰誉上海,业务当时首届一指[1]。丁甘仁 生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此
先生生平诊务繁忙,但著述不少,大多由次子丁仲英和门人 所谓中风者,以风邪在经络而言,虽与《伤寒论》太阳中风发
程雪门等整理出版。笔者研习《孟河丁甘仁医案》后,颇觉先 热恶寒者不同,而同为外风袭入经络无异。这里的半生不
生辨证论治准确。用药轻颖、灵巧,治法独具风格,获益匪 遂为气血不通而被风寒湿邪气所袭,病的形成比较缓慢。
浅。但笔者唯独对先生中风门案有异议,现以案一为例述 治宜养血通络,视其风寒湿邪三气偏胜而缓治之。《素问·
出,与同道探讨。 通评虚实论篇》日:“不从内,外中风之病,故瘦留著也。踱
/U 1基本案情阐述 破,寒风湿之病也。”指风邪留着经络肌肉为病,故其人消
此案见民国名医著作精华《孟河丁甘仁医案》中风门案 瘦,则风痹之证,亦为外风。这皆与内风暴动,突然肢节不
一。案中主要症状及体征如卜.:“罗左,年甫半百,阳气早亏, 用迥异。《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日:“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
陡然跌仆成中,舌强不语,神识似明似味,嗜卧不醒,右手足 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素问·调经论篇》日:“血之与气
不用。脉象尺部沉细,寸关弦紧而滑,苔白腻。小溲未遗。” 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
案中先生首诊用张仲景小续命汤加减治疗,后宗小续命汤 此才是《素问》对猝然昏仆的中风描述,是与气火升腾,携痰
祛邪之旨加减又服60剂,患者基本恢复。如案中所述:“舌 迫血上升上冲于脑的肝风内动相合。《素问·通评虚实论篇》
能言,手能握,足能履。后又接服膏滋方,药味与煎药仿佛, 日:“仆击、偏枯……甘肥贵人,则高梁之疾也。”凼富贵之
以善其后。” 人肥甘太过,酿痰蕴湿,积热生风,致为暴仆、偏枯,猝然而
2此案在该书中归类 变。此案述“陡然跌仆成中,舌强不语,神识似明似昧,嗜卧
中风在唐宋以前以“外风”学说为主,在治疗上,主要以 不醒,右手足不用。”此皆与外感风邪症见相差甚远,而内
疏风散邪,扶助正气为法,仟金方》小续命汤和《素问·病机 风症见确凿。《素问·脉要精微论篇》日:“上实下虚,为阙巅
气宜保命集翩大秦艽汤,均为代表方。唐宋以后,特别是金 疾。”此案所述脉象为:“尺沉细,寸关弦紧而滑。匍自为上实
元时期,突出以“内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