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食品中“吊白块”检测的研究进展
微生物学 2010227013 李天丽
【摘要】 “吊白块”对人体有严重的毒副作用,国家严禁将其作为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使用,本文主要了来发展的几种吊白块在食品中的检测方法,【关键词】吊白块 甲醛次硫酸氢钠 检测
近年来食品中非法使用吊白块的现象越来越引起广大消费者的担心,国家质检总局也曾公布过使用“吊白块”的诸多案例,虽然国家相关部门大力度整治,但仍屡禁不止。据了解,现在已发现存在吊白块的食品主要有面粉、腐竹、米粉、豆腐、粉条、银耳、白糖、罐头、水产品等,这类产品往往在加入吊白块后会呈现出很好看的外观效果。不仅如此,在我国最大的牙签生产基地广州惠州,“吊白块”漂白牙签已成行业潜规则。这些都给中国食品贸易国际化的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正视和解决这些问题,是迫在眉睫的重任,因此,研究简单、快速、高效的检测方法对规范市场,保证食品安全尤为重要,它关系到每个人的身心健康,关系到食品发展的前途命运。
1 何谓“吊白块”
1.1 化学本质
吊白块,又称雕白块,化学名甲醛次硫酸氢钠(Sodium For-maldehyde Sulfoxylate,SFS),分子式NaSHO2·CH2O·2H2O,分子量154.12,熔点60℃,是一种半透明的白色块状或结晶性粉粒有机化合物。它易溶于水,在常温下较为稳定,在60℃以上开始分解出有害物质,120℃高温下可分解产生甲醛、二氧化硫和硫化氢等有毒气体,有强还原性。可由锌粉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低亚硫酸锌,再与甲醛、锌粉作用,在真空蒸发皿中浓缩、凝结成块制得(反应物中通常含有亚硫酸氢钠、甲醛等):
NaSHO2+HCHO NaSHO2·CH2O·2H2O[1]
1.2 生化毒性
食用加“吊白块”的食品后,“吊白块”中的甲醛通过消化道被吸收,严重时可引起肺气肿,肝、肾充血及血管周围水肿。甲醛急性中毒表现为打喷嚏、咳嗽、视线模糊、头晕、头痛、乏力、口腔粘膜糜烂、上腹部痛、呕吐等;病情加重时还会出现声音嘶哑、胸痛、呼吸困难等,严重时会出现喉水肿及窒息、肺气肿、昏迷、休克。长期食用添加“吊白块”的食品易使人致癌;有资料显示,人体直接摄入10 g“吊白块”就可致人死亡直接危害人类的健康安全[2]。
1.3 工业用途
吊白块在印染工业中用作棉布、人造丝、短纤维织物等的拔染剂、还原染料。制备合成树脂和合成橡胶时用作氧化还原催化剂。也用作解毒剂、糖类漂白剂、除垢剂、洗涤剂以及用于制备靛蓝染料、还原染料等。甲醛次硫酸氢钠是拔染印花中应用最多的一种还原剂,能使所染之色消失,故得名雕白粉。但不法分子利用吊白块可以使食品增白,使食品外观色泽亮丽,能延长食品保存时间,可以防腐,能增加食品的韧性,使食品久煮不糊,吃起来爽口等特点,在利益的驱动下,置人民的健康不顾,屡禁屡用[3]。
1.4 相关法律法规
吊白块水解主要成分就是甲醛和亚硫酸根,根据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吊白块不属于食品添加剂。卫生部于2001年先后两次发文明令禁止使用吊白块加入食品中[4]。2002年7月质检总局出台了《禁止在食品中使用甲醛次硫酸氢钠(吊白块)产品的监督管理规定》。发展和建立快速准确测量食品中吊白块含量方法日益显得重要。国家于2007年10月16日发布并于2008年5月1日起实施《小麦粉与大米粉及其制
品中甲醛次硫酸氢钠含量测定》的国家标准[5]。
2 检测方法
检测食品中甲醛和亚硫酸盐含量方法很多,变色酸、乙酰丙酮法、和盐酸苯肼比色法是测量甲醛的经典常用分析方法,由于它们所用的仪器设备简单而被广泛应用[6]。我国现行的国标法 (盐酸副玫瑰苯胺法)是经典的亚硫酸盐光度测定法,此外,也有国内学者应用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检测。
2.1 蒸馏-乙酰丙酮法
乙酰丙酮法为国家卫生部在2001建议的检测方法[7]。原理为:在加热或蒸馏条件下,样品中的甲醛分解出来,被水吸收,在一定条件下,与乙酰丙酮或盐酸苯肼作用,生成有色化合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甲醛含量。次年,国家卫生部在《关于甲醛、雕白块检验判定标准问题的补充通知》中声称该方法存在不可靠性[8]。
嵇正平、汪世新等人按照该方法实验,发现在蒸馏过程中食品内部分营养物质分解出甲醛,产生较高本底,易形成假阳性而雕白块分解产生的SO:在微酸性条件下与甲醛结合可使测定值偏小,又易形成假阴性[9]。学者司华也对乙酰丙酮法进行了实验,认为判断产品中是否含有次硫酸氢钠甲醛,应将亚硫酸氢钠和甲醛的测定结果及其生产所用原料、分光光度计测定波长等因素综合起来进行分析判断,得出的结论才更加科学、合理[10]。
由此可见,研究更加准确、快速的检测方法尤为必要。
2.2 邻二氮菲比色法[11]
该方法的原理是利用雕白块的还原性,将高
文档评论(0)